首页 > 书坛画苑 > 书画资讯

一直被低估的民国时期书法

2013-08-30 11:45:28 来源:

  日前,一副孙中山对联“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在朵云轩2013春拍中,以1023.5万的成交价成为全国卖价最高的对联,其拍卖估价本来只有30万至50万;在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中,杨虎城楷书终以264.5万元成交,高出估价200倍。民国书法板块逆势上扬,成为艺术品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直被低估的民国书法

  与中国以往朝代相比,民国时期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很特殊。

  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査律介绍, 民国时期的书法主流是清代碑学书风的延展,以师法青铜器和石刻等金石之上的篆、隶、楷书铭文为尚,追求朴茂、厚拙的形态与风格。相比于前代,在传统的帖学行草书之外,金文、小篆、汉碑以及魏碑这些非文人书家的作品成为楷模,民国书坛品类丰富,也较杂乱,单向发展缺乏以往的高度。

  民国时期的书家大抵可分为三类,形成20世纪书坛特殊的时代风貌:一是政治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徐世昌、谭延闿、于右任、汪精卫等;二是职业书家和学者文人,如李瑞清、曾熙、沈曾植、谢无量、李叔同、马一浮、沈尹默、马衡等人,以及虽无书家之名,书法却独具一格的蔡元培、鲁迅、胡适、王国维、陈寅恪、朱自清、郭沫若等;三是艺术家,如张大千、齐白石、溥心畬、吴昌硕、林散之等。

  对于民国时期书法流派的划分,业界分法很多。吴昌硕、康有为、李瑞清、郑孝胥四人与于右任一起,以高超的艺术水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而被誉为“民国书法五大流派”。民国书坛,最具影响力的当属长于草书的于右任、精于篆书的吴稚晖、工于隶书的胡汉民、善于楷书的谭延闿,这四位书法家并称为民国四大书法家。于右任早年书从赵孟頫,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础上将篆、隶、草法入行楷,独辟蹊径,中年变法,专攻草书,参以魏碑笔意,自成一家,有“当代草圣”之誉。加之他个人品质修养和才情智慧的非凡,其书法得以卓然自立。吴稚晖追随国民党却从不入官门,自幼学习大篆,以篆体家著称;同为国民党元老的胡汉民一生醉心于隶书,作品被誉为“风流自赏的三河少年,文雅可爱的兰闺玉女”;谭延闿“字如其人”,其楷书在温厚背后,气象恢弘。

  于右任、吴稚晖、谭延闿、胡汉民的作品都于上世纪90年代进入拍场,除了于右任作品的价格处高位之外,其他三位都没有明显的市场吸引力。1993年,于右任的一幅行书在上海拍出2.2万元,而谭延闿的一幅作品同年仅卖出7700元。3年后,胡汉民的一幅行书立轴也才卖出1.5万元。

  近几年,四大家作品市值暴涨。胡汉民的作品在2006年12月迈入十万价位。2006年,于右任的草书在北京拍场仅以7.15万元成交,而到了2007年11月,于右任的作品则突破了百万大关,2010年上海驰翰秋拍中的楷书五言联——“丹邱栖德凤,沧海起飞龙”成交价为537.6万元,主体字每字平均50多万元。吴稚晖的作品在2009年6月突破万元大关。谭延闿的作品在2010年6月迈入十万关口。

  名人效应成为升值的主因

  今年春拍,各大拍卖公司纷纷推出民国风云人物的书法专场。

  匡时春拍撷取了百余件民国名人书法精品,涉及多位民国政要、将领和学者,其中不乏名家上款。如梁启超1914年所作《欧洲战役史论第一编》手稿,皇皇巨著逾200页。

  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则推出“百年名人墨迹”专场,其中包括孙中山、蒋介石、汪精卫、蔡廷锴等名人书法共计拍品150余件。

  最出人意料的当属嘉德四季拍卖会上,拍前估价仅一万元左右的杨虎城楷书最终以264.5万元高价成交,超过估价200余倍。

  与当代和古代书法作品在拍场上遇到的情况不同,民国书法受到藏家追捧,往往因为民国时期的书法家多以文人学者为首要身份,很多还是重要的社会、政治人物。

编辑:苏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