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坛画苑  »  书画资讯

一直被低估的民国时期书法

一直被低估的民国时期书法

2013-08-30 11:45:28

  民国书法家的历史地位和名人效应是两个关键的价值因素,书法艺术造诣颇深的政治人物和学者文人的书法作品相比纯粹的书法艺术家,作品价格上升更快。

  据业内人士仓大春介绍,民国书法受到市场关注当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在此之前不少拍卖会专场中也会零星出现一些民国墨迹,但是始终不成气候。”2011年,各家拍卖公司纷纷推出“民国书法”专场。2011年春拍,北京匡时举办了“辛亥百年名人书法专场”,成交率为93.81%,总成交额近1亿元。其中一件弘一法师的《楷书佛三身赞》在多番竞价后,以759万元成交。中国嘉德“凝望百年——政坛、文坛、艺坛名人翰墨留韵”专场搜罗了125件清末民初时代风云人物之书法、信札和绘画,总成交价6542.2万元,成交率达100%。

  从名人效应而言,民国人物中以孙中山先生的墨宝升值最快。

  据雅昌网统计显示,孙中山不同版本的“博爱”最早出现在1999年北京翰海春拍,以9.9万元成交。2006年,香港苏富比[微博]春拍亮出了一幅1913年作品,获价42.4万元。而另一幅“博爱”立轴在2011年西泠春拍上获价126.5万元。孙中山的“乐趣”二字在2009年拍出50.4万元,而2010年在北京匡时价格一路追至201.6万元,一年时间连翻几倍。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只要是来源清晰的作品,就会拍出高价。在2009年秋拍中,一幅孙中山的行书“天下为公”镜心,估价30万元至40万元,成交价高达347.2万元。

  北京匡时拍卖公司董国强认为,国内藏家对民国书法板块的认识还不足,其收藏价值尚未体现出来。从总体上看,目前除于右任、弘一、吴昌硕等价值已被挖掘之外,大部分的民国书法作品价格尚停留在较低区间,比绘画作品更易入手。(中证网)

  • 相关阅读
  • 毛笔字与书法:写法与情怀的区别

      经常有人问我,练了好几年的毛笔字,把笔划写得很规整、一个个排列得很整齐了,为什么还不能说是书法呢?这个提问其实包含几个问题。首先是毛笔字的教学问题。毛笔字的教学是一个长久以来形成的经典体系。通过对...

    时间:08-29
  • 浅谈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

    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情操……...

    时间:08-29
  • 洛南发现民国时期炮楼 村民:父辈为防土匪而建

      洛南县文物部门在该县永丰镇永丰街村下湾组发现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国时期的炮楼。  昨日,记者在永丰村下湾组现场看到,新发现炮楼平面呈正方形,土木结构,土坯墙,上层面积小,墙面上开有17个桩孔。炮楼的...

    时间:08-29
  • 洛南发现一座民国炮楼

      近日,记者在商洛市洛南县永丰镇永丰街村下湾组采访途中,发现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国炮楼。  当地村民李磨成介绍,该炮楼修建于民国(约1920年左右),是祖辈、父辈们为防土匪而建,炮楼的南门与自家土房相通,...

    时间:08-28
  • 教育部将全面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

      教育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书法进课堂”,书法教育教材的审订工作预计将于今年11月展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但因为种种原因,书法教育一度中断...

    时间:08-27
  • 有些书法家是怪物:文辞鄙俗不应

      你有时会有这样的感慨:有些书法家简直是怪物,人家给钱要他写副字,内容不合适他还不干,你说怪不?看来似乎有点怪,其实也不怪。对一个高标准的书法家说来,这应是很正常的事情。  本来,从书法的艺术本体来...

    时间:08-23
  • 郭沫若60年代书法受宠

      2013年5月10日,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中,郭沫若1967年作的《行书西江月二首》估价220万至280万元,最终以403万成交,文人笔墨市场越来越受到追捧。专家认为,...

    时间:08-21
  • 现代书法纵横谈:八仙过海各有神通

      马相武“现代书法”作为书法话题和书法文化现象,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断断续续地在一个不太大的范围中发生着、进行着。不过,它涉及的人群相当可观,更不要说旁观者了。甚至,从绝对意...

    时间:08-19
  • 中国书法作品步入高价时代

      上周,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通过对北京匡时自从2007年春拍开设古代书法专场拍卖以来,至2013年春拍“中国古代书法”专场为止,各季度的书法拍品成交数量与总额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中国书法...

    时间:08-19
  • 民国“房事”:鲁迅段祺瑞等名人只租房不买房

      民国时期,按揭买房在上海很流行,首付最低30%,最高不超过50%。当然上海的房价也很高,一所普通的石库门房子,不带车库卖5万块大洋,带车库和小花园的话卖8万块大洋。当时大学毕业生进公司当职员,或去政府做公...

    时间:08-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