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商州区和商南县成立侨联组织。二是在十六届中国中西部贸易洽谈会期间,推介了招商引资项目,向海外侨胞发放项目册200多册。配合商南县政府到浙江温州市、福建福州市石狮市,组织海外侨商召开项目推介会,开展叩门招商。配合市政府参加第二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帮助市政府在香港举行项目合作洽谈会,邀请港商20多人。三是加强公益事业建设,争取侨心小学3个、爱心桥3个、校车1辆、学生图书室3个、总捐资达100多万元。四是在百侨助百村活动中, 22名侨联干部、侨眷侨属与22户贫困户结对子,为贫困户办实事100余件。五是在圆梦助学活动中,资助高中贫困学生109名。六是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走访21户侨眷侨属和侨资企业。七是加强对外宣传,办《商洛侨讯》2期,发信息21条。向各类宣传媒体报送信息,省侨联《侨园》已刊登6条,华商报刊发1条,商洛日报刊登7条,商洛信息刊发2条。八是帮助包扶村购买大棵樱桃树苗70株,购买核桃树苗4800株,建成村级卫生室1个。
市工商业联合会
一是召开商洛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完成换届任务。二是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提提案71件,立案61件。三是新建基层、行业组织7个,新发展会员610个;成立了北京商洛商会。新建非公企业党支部82个,联合支部17个,发展预备党员36人,转正6人。指导县区为全市124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选派了党建指导员。四是举办了非公经济人士法律知识培训班,“法律服务进企业”报告会和宣传文秘知识培训班。组织市直企业会员中的部分青年党员赴延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五是形成《关于我市投资环境的调研》等5篇调研报告。六是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了西洽会,并组织召开了“商洛市与驻陕商会恳谈会”,组织参加了在乌鲁木齐召开的中国第二届亚欧博览会并在博览会期间举办了商洛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座谈会。举办了商洛市企业大型招聘会。七是开展“企业伸援手,助圆大学梦”活动,全市共组织37家非公企业共拿出32万元资助70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大学生;两个商洛商会单位共出资600万元,成立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争取同心光彩慈善基金100万元,用于丹凤县南沟村水泥路硬化和帮扶丹凤县贫困留守儿童完成学业。
市残疾人联合会
一是实现生活补贴发放全覆盖。全市投入资金2207.83万元,为7.24万名符合政策规定的1至4级残疾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二是康复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效。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112例,为贫困残疾人装备假肢85例,为200名精神病患者实施了免费服药医疗救助。三是全市建立规范规模残疾人扶贫基地5个,组织实施25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1400人。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在全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上交流推广。四是成功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征集用人单位36家,提供就业岗位460个,组织624名残疾人参加应聘,签订用工协议136人,发放宣传资料2400余份。五是在第22个“全国助残日”,围绕“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活动主题,全市组织慰问残疾人307人,发放慰问金10.7万元。举办各种活动10场次,参加群众2300多人次。
市政府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一是充分发挥决策参谋作用。全年编发《商洛政务信息》469期,被省上采用26条;组织撰写各类综合文稿150余份;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文章90多篇。二是办文办会质量提高。严格公文审查把关,全年制发各类公文900余件,收发传阅文件3万多份,没有出现明显失误。承办政府常务会22次、经济运行分析会3次、各类专项会议300余次,会务组织严谨有序。三是综合协调得到加强。坚持实行领导日常活动周安排制度,全年接待中省和外地领导来商视察调研60余次,市级领导视察调研100余次,成功组织四国青年男篮挑战赛等系列重大赛事节庆活动。四是督查落实力度加大。制定《商洛市政府系统政务督查工作暂行办法》,全面推行重点工作月考季评制度,对《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逐项分解落实责任。全年督办落实会议决定事项912项、省市领导批示1214件;交办市人大代表建议175件,政协委员提案307件、建议34件。五是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网络问政,编发《网上商洛》96期。完成政府门户网站第三次升级改造,加强日常维护管理,提高了网络运行安全性。六是依法行政和应急管理得到加强。全年审核政府下发的规范性文件24份,审查县区和市直部门报备规范性文件62件,受理行政复议申请6件。修订完善《商洛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4个专项预案。七是外事侨务工作有序开展。加强驻外机构管理,完成北办装修改造,加快推进西办资产盘活开发;规范因公出境审核程序,建立健全外事侨务管理机制;拓展对外联络渠道,争取国际友善资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