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兰,今年81岁,虽然身体不好,儿子是残疾,但是,她的丈夫退休前是民政干部,属于财政供养人员,碰了九条红线,不应认定为贫困户……”
“我同意……”
“刘金社,61岁,原来是五保户,可是后来有了1个养子,他的养子住房条件等各方面都很不错,加上群众反映,不符合贫困户标准……”
评议工作有序进行着。虽然已经到了晚上7点多了,可是村组干部仍然认真地开展着工作。
截至4月28日,丹凤县、镇、村召开培训会、评议会、村民小组会200余场次,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有序进行。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逐级核查等环节,扎实做细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工作,做到扶贫对象不漏一人、基础信息不错一条,实现全县贫困人口数据和信息“实”和“准”的目标。
强化监督 确保实效
丹凤县印制脱贫攻坚负面清单,各县级领导督查检查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填写问题清单,督促限期整改,并将所开列问题负面清单列为县委、县政府重点督办事项,跟踪督促整改。以“五抓五转五促进”为主题主线,扎实开展“抓转促”专项整治,从严抓好月督查通报、季考核点评和排名公示、先进颁红旗、后进挂黄牌、有奖举报等制度落实。
为了坚决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力加快全县脱贫攻坚步伐,该县纪委持续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监督检查,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资金使用安全高效、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党员干部务实清廉。
据了解,丹凤县由4个镇(街道)纪委办案协作区和6个县直部门纪检监察机构纪律审查协作区牵头,抽调35名纪检监察骨干力量,以“五抓五转五促进”为主线,围绕精准识别、“八个一批”脱贫路径措施落实、扶贫政策资金投入拨付与监管机制、项目推进、县镇村组干部廉洁自律及“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履职情况、群众满意度等情况,通过采取明察暗访、查阅资料、走访干部群众、实地察看、反馈意见建议等方式,对全县“八个一批”脱贫攻坚牵头部门和12个镇办开展监督检查。
同时,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在县纪委和12个镇办设立脱贫攻坚工作举报中心,在各村(社区)和群众居住比较集中的组设置举报箱,并公布微信举报公众号,开通24小时举报电话,集中受理群众反映的基础数据采录、扶贫对象识别、项目审核、干部作风、资金管理等十类问题,实现群众举报“零门槛”、发现问题“零距离”。
县纪委检查组坚持问题导向,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受理查处,综合运用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违反脱贫攻坚工作纪律行为不制止、不查处,或者制止、查处不力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检查中发现一次未落实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连续两次未落实的,给予纪律处分;连续三次未落实的,视情况给予停职或按程序给予组织处理。对顶风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确保以严厉的责任追究倒逼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位。(文/图 樊利仁 赵文峰 冯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