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山阳县

扮靓城市“颜值”增进民生福祉

2025-11-28 09:57:39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 山阳县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提升行动

  本报通讯员 孙 婕

  傍晚,华灯初上,滨河两岸步行走廊上,居民悠闲散步,晚风捎带着草木清香拂过脸颊;周末,开阔通畅的环城路上,车辆有序通行,窗外是步步皆景的城市画卷;日常,口袋公园里孩童嬉戏、运动场上活力飞扬,便捷服务触手可及……“十四五”期间,山阳县的每一处场景,都在诉说着城市管理带来的蝶变,让发展温度直抵人心。

基础设施升级 绘就宜居新图景

  “以前出门绕路、饭后没处去,现在走路不踩坑、开窗见绿,咱县城的变化真是实打实!”家住县城南大街的退休教师王建国,每天的生活轨迹里藏着“十四五”期间县城基础设施升级的生动注脚。

  以前,王师傅最怕雨天出门——南大街路面坑洼不平,老旧管网排水不畅,雨天积水没过脚面;电线杂乱,人行道地砖松动,散步常担心绊倒。如今,这些烦恼早已烟消云散:11.5公里线缆全部入地,经过“白改黑”改造的路面平整宽阔,抬头是清爽的天际线,脚下是防滑耐用的新地砖;新增的5.7公里雨水管网让雨天无积水,5.2公里污水管网让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11.9万平方米人行道、4.1万平方米建筑立面改造完成,卜吉河、南大街等17条道路提质升级,城区路网通达性、舒适度显著提升。

  休闲空间也全面拓展。王师傅说,如今家门口3处“口袋公园”、5分钟可达的滨河休闲长廊、10分钟车程的城市运动公园,让锻炼休闲无需远走。五年间,山阳县建成城市运动公园一、二期、滨河休闲长廊等设施,9处“口袋公园”星罗棋布点缀城区,新增5100平方米绿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现实。

  环境质量同步提升,县域326家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工业污水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及69.5公里污水管网、45座厂站建成投用,为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筑牢“绿色屏障”;即将开工的山阳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等提标改造项目更让群众充满期待。

  从“走得通”到“走得舒”,从“有处去”到“好去处”,从“环境达标”到“生态宜居”,王师傅家门口的这些变化,正是县城管局“十四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突破的缩影。3.93亿元中央和省资金、4.5亿元总投资、40多个重点项目的落地,最终都转化为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让城市发展的温度,渗透在每一个日常细节里。

拆改建管治协同 激活老城新活力

  “以前抬头是违建、低头是坑路,冬天靠煤炉取暖,现在彻底变样了!”老城区卜吉河桥居民王阿姨感慨道。

  曾经,该片区违建挤占空间、广告杂乱,消防通道堵塞。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两年城市更新行动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占道违建全部拆除、墙体粉刷彩绘、电线规整统一、LED路灯照亮街巷。更让居民舒心的是,天然气与集中供热全覆盖,做饭取暖干净便捷。

  “拆了违建、美了环境,通了燃气、暖气,日子越来越舒心!”王阿姨的话语里,满是对城市更新带来美好生活的认可。

  如今漫步在卜吉河桥头,违建清零后的街道宽敞整洁,规范整洁的商业店铺错落有致,亮化后的街巷温馨雅致,天然气、集中供热等民生设施一应俱全。这处老城区的蝶变,正是山阳县坚持“拆、改、建、管、治”“五位一体”协同发力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山阳县以系统性更新破解城市发展瓶颈,累计拆除违建185处5.6万平方米,清理违规广告8693处5.4万平方米;集中开展建筑外立面改造、门头牌匾规范化更新,同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与临街墙体美化行动,让城市“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全力推进气化山阳项目,商州至山阳天然气长输管网贯通,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能源供应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保障持续加强。

科技民生双驱动 提升服务新效能

  “小区门口有人占道经营,影响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市民张先生打开“全民随手拍”小程序,上传照片并标注位置,不到2小时,城管工作人员便赶到现场处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手机点一点就能解决问题,这服务太高效了!”张先生为智能化、高效化的城市管理点赞。

  为让城市治理更精准高效,山阳县城管局创新推出“山阳城管微服务”“全民随手拍”小程序,构建起“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目前,群众诉求处置率达96%以上,小到垃圾乱堆、噪音扰民,大到设施损坏、占道经营,都能通过小程序快速响应处置。智慧治理让城市管理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服务”,既提升了治理效能,更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十四五”以来,山阳县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城市治理每一个环节,全域推进“干净山阳”创建,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深入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道路扬尘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垃圾收运、公厕管理、市容秩序等工作,新增购置环卫车辆40多辆,更换垃圾收集设施4200多件,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率维持100%,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实现城区环卫市场化管理全面覆盖。大力推进“公园+”工程,在公园广场新增座椅125套、直饮水机56台、自动售卖机28处,新建市民大舞台7处,便民设施精准落地,让休闲空间更有温度。同步推动城市公园、休闲长廊、公厕、健身步道等人性化、便民化、智慧化改造,让市民休闲有去处、生活更舒心。

隐患排查零死角 织密民生防护网

  “以前总担心餐馆后厨燃气管道老化,现在师傅定期上门检查,有问题还能及时整改,咱们吃饭也更安心了。”家住老城区的居民王女士说。这一变化,源于城市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

  山阳县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制定整治方案,对全县926家燃气相关企业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针对排查出的428个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建立台账、销号管理,跟踪督促完成整改,目前整改率已达95.6%。同时,通过移送问题线索1起、执法办案2起、处罚款11万元以及强制报废废旧气瓶1350个等硬措施,从源头遏制燃气安全风险,让群众用气更放心。

  此外,山阳县系统隐患排查全面覆盖,同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百日行动,聚焦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施工、环卫排水、城市防涝、有限空间作业及消防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稳定,为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路更宽了,景更美了,服务更优了,人心更安了。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治理能力持续增强,“里子”更实、“面子”更靓的幸福图景已然成型。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既要绣出‘高颜值’,更要绣出‘幸福感’。”山阳县城管局局长杨昌表示,山阳县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城市发展的红利更好地惠及群众,为山阳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坚实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