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戴锦华:打开天窗说亮话

戴锦华:打开天窗说亮话

2015-02-05 16:55:21

来源:光明日报 李琭璐

“我喜欢面对面,人与人,生命对生命的交流方式。”

  比起媒体的邀约,戴锦华更愿意接受公共演讲。

  让戴锦华自傲的,是生命经历的丰富。她始终在走新路、学新说,见识并开拓不同的人生,“世界在不停地激变,但一个人文学者的追求,无外乎行万里路,破万卷书”。

  近十年来,除了本职之内的教学、科研,戴锦华深入参与了诸多社会活动:乡建、环保、绿色农业、世界社会论坛等等“一些没有利益可言,多数自掏腰包或捐款的活动”。

  有很多个第一次让戴锦华难忘。第一次给农村妇女小组讲电影,第一次给打工的孩子讲文化,第一次为大学生支农调查做培训,令她感动而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当中从没有人说听不懂。

  记得给农村妇女小组讲电影,课后一位中年妇女竟当面引用了戴锦华整段的话,“几乎一字不差”。这让她吃惊不已,“‘看不懂’‘听不懂’的批 评追了我一辈子。那原来是一种‘姿势’。我深知,我对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实际帮助。但我希望能和他们一起重新发现和定义人的、生命的尊严和快乐的意义。” 戴锦华希望和他们一起去探讨生活、生命的价值。

  “我做我心安。”戴锦华说。

  戴锦华给自己画了一条线,用来区隔这些活动与自己的学术生涯。她说,自己的学术当然极大地获益于这些经历和经验,“对于一个人文学者说来,没有无用功”,但她拒绝将其作为某种表演或资本。

  这十多年来,戴锦华同从事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朋友一起参与第三世界(即亚非拉)考察之中,做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学术交流。此前,她到过许多国家,但活动大多是集中于大学校园。第三世界国家的“田野”为她打开了迥异的视野。

  “那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交流,当然更不是旅游。”往往,一行数人的飞机抵达首都,即刻出发前往腹地,“山区、农村或贫民窟……”

  戴锦华给我讲起类似的经历:在墨西哥,驱车数万里的收获;在委内瑞拉,颠簸在山崖边泥泞路上的“惊险”;在秘鲁,坐在摩托车后座上,在杂草 丛生的小路上行驶半小时后,是一个小时的徒步山路。到了农民家中,“房子是用小树棍搭的,完全无法遮风避雨。外面大雨,里面中雨。”主人一句话:要不要上 我们地里看看?接下来,是亚马孙丛林里一个小时的翻山越岭。炎热、尘土、荆棘,女主人手持砍刀在前头开路。

  • 相关阅读
  • 冯骥才:别让挑山工被穷困逼出历史舞台

    再过几天,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将迎来73周岁的生日,他为自己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这一年能回归他的老本行——写作。...

    时间:02-05
  • 作家薛涛谈儿童文学

      林岩:薛先生你好,有机会我们聊一聊挺好。我们虽然有过一面之缘,但我事先知道你的大名是因为我孩子的缘故。我孩子上小学五级,阅读过很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孩子曾经跟我提过你的儿童文学...

    时间:02-05
  • 习近平:党纪国法不能成"稻草人" 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李克强主持 张德...

    时间:02-05
  • 文化部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 10家动漫网站被关停

      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周玮)记者3日从文化部获悉,2014年12月,文化部下发了第二十二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重点整治含有宣扬色情、赌博,违背社会公德等违法违规内容的手机游戏和网络动漫。经相关...

    时间:02-05
  • 文化名气善用别擅用

      文化界有名气的人很多,因为舞台、荧屏、展览、出版都是文化界的日常平台,所以,出名的机会远远多于其他行当。而出名以后,名气越大,关注度就越高,粉丝也就越聚集,文化名气的再提升,可谓几何级数增长了。 ...

    时间:02-05
  • 文学,痴情者的事业

      去年,严家炎先生的一套自选文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在书的开篇,严家炎表明自己毕生奉行的信条时说出这样一句话:“文学是痴情者的事业。”当时,他已81岁,对文学依旧矢志不渝,一片痴情,令人敬...

    时间:02-05
  • 政府做主导、企业为主体 文化产品“送出去”更要“卖出去”

      2月4日,2015年的普通一天。在国外,德国的观众可能正在收看华韵尚德制作的中国专题节目《来看吧》;越南一户人家因慈文传媒集团等出品的电视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聚在一起;非洲观众正通过四达时代搭建的数字...

    时间:02-05
  • 经典著作为何魅力永恒

      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他对《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时间:02-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