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史海烟云

敌后抗战兵法之七:突出重围

置之死地浴血斗争 运筹帷幄绝处逢生

2015-11-11 09:54:54

来源:新民晚报

  声东击西  出奇制胜

  一般情况下,突围部队在兵力、火力甚至天候、地形等作战要素上都处于弱势,仅靠官兵自发的求生本能是远远不够的。《孙子兵法》强调“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意思是突围不仅需要“战”的勇气,还需要“谋”的水平,二者缺一不可。我敌后武装在突围时的谋略往往极为精妙,达到孙子所说的“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的程度,日军包围部队往往在我军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等诸多计策中疲于奔命,最后露出破绽。

p4_b.jpg (201×132)

八路军战士做好突围准备

  1941年11月5日,日军三万余人向沂南县留田村杀来,企图消灭山东八路军指挥机关。当天早上,留田周围均出现敌情,八路军第115师特务营在外围与日军激战,情况十分危急。15时许,山东八路军领导人罗荣桓决定从留田向南突围,这一决定令大家感到吃惊,要知道南面是日占区,敌人肯定有重兵截击。但罗荣桓指出,留田西面和东面都有密如蛛网的公路,日军早已布下“口袋”,同时日军主力正从北面压过来,倒是南面虽为日占区,但日军忙于围攻根据地,后方必定空虚,况且八路军主动打进日占区,肯定会让敌人猝不及防,迅速盘活战局。下定战斗决心后,罗荣桓命令部队做好突围准备,要求战士一律上刺刀,压满子弹,同时宣布严格的行动纪律,任何人不得自由行动,在突出合围圈之前,不许说话,不许咳嗽。当晚,数千名八路军战士利用敌人防区间隙,跋山涉水,巧妙地穿过三道日军封锁线,不费一枪一弹跳出包围圈,随行的德国记者汉斯·希伯将其赞誉为“无声的战斗”,称留田突围的指挥艺术“近乎神奇”。

  而在1942年6月12日,冀中地区的八路军指挥机关被日军围困在南威县掌史村,八路军将领吕正操认为,村内的八路军虽有两千之众,但战斗人员不到一半,其余全是学员和后勤人员,不足以强行突围,遂决定就地固守,与敌打“蘑菇战”、“顶牛战”,坚守到天黑再行动。吕正操要求部队不许出击,敌人不到跟前不开枪,只准用步枪和手榴弹,紧急情况下才能用轻机枪,而且尽量点射,不要连发,没有上级许可不准使用重机枪和迫击炮,要故意示弱,让敌人摸不清底细。日军果然上当,以为面前不过是些“土八路”,仓促组织攻击,结果屡屡被八路军击退,期间八路军战士几次请求使用重武器,吕正操硬是压住不准用。到了夜里,吕正操率部突围,用迫击炮、轻重机枪等武器猛烈射击,将日军暴露在村外的火炮、重机枪悉数摧毁,被打蒙的敌人再也组织不了新的进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八路军转移西去。

p5_b.jpg (204×217)

宋庄战斗中,指挥员仔细研究敌情

  令行禁止  配合默契

  遇到被围困的情况,我军的初始作战态势往往十分不利,这种时候尤其考验一支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在被包围的情况下,往往会陷入整体性混乱,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各部之间的配合更是一盘散沙,这一点在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的最后阶段表现得尤其明显。而敌后抗日武装在部队的战斗意志、组织性和纪律性方面则与国民党军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是被绝对优势敌人包围的情况下,仍然令行禁止、配合无间,这种严密的组织纪律性正是突围胜利的保证。

  • 相关阅读
  • 敌后抗战兵法之十:地道战

    民兵在地道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在中国电影史上,抗战电影《地道战》缔造了近半个世纪的“放映传奇”,据《中国国防报》文章透露,从1966年到2005年,该片发行拷贝8420部,是世界上印...

    时间:11-11
  • 敌后抗战兵法之九:地雷战

    晋察冀民兵爆炸大王李勇   地雷战是八路军和民兵经常运用的战术,又因电影《地雷战》而广为人知。在敌后抗战中,根据地最初所用地雷多为兵工厂专门制造,配发给主力部队,虽然威力大,但数量偏少,一般用于重要战...

    时间:11-11
  • 敌后抗战兵法之八:要地防守

    冀中子弟兵母亲李杏阁(右)给隐蔽在地道里的伤员送饭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但另一方面,敌后抗战必须有稳固的根据地作为依托。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

    时间:11-11
  • 敌后抗战兵法之六:掩护阻击

    1938年冬,八路军在晋西北山地实施阻击战   回眸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硬碰硬”的阵地战较少出现,但在特定时候,中国军民也敢于以劣势装备固守一点,阻挡敌人前进的脚步。  要阻击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时间:11-11
  • 敌后抗战兵法之五:破袭战

    破袭老岭隧道的抗联名将杨靖宇'   按照词典的解释,破袭战是指破坏或袭击敌人交通线、通信设施、据点基地等的战斗。抗战期间,新四军名将粟裕在《游击战术讲授提纲》里就敌后武装的破袭战行动做出如下概括:&ldqu...

    时间:11-11
  • 敌后抗战兵法之四:平原拔点

    冀中民兵打下日伪军盘踞的炮楼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加紧对中共敌后根据地展开所谓“治安战”。在平原地区,日军推行“囚笼政策”,大建据点、封锁沟、封锁墙等设施,分割、孤立乃至蚕...

    时间:1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