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史海烟云

敌后抗战兵法之十:地道战

地下长城三万里 神出鬼没破强敌

2015-11-11 10:36:43

来源:新民晚报

  这种“升级”后的地道战令敌人举步维艰,日军战报中称:“部队在行动中经常受到来自住房的窗口、墙上、丘陵树林中的突然射击。偶尔发现敌人,紧追过去,却无影无踪。以后得知他们挖有地道,地道的入口设在仓库、枯井、小丘的洞穴等处,地道四通八达,甚至有地下集合的场所……我军总像是和鼹鼠作战,旷费时日,真想举手服输。”在“扫荡”中,日军处处感到人民战争的威力,他们坦承:“沙河、木道沟河(均为地名)沿岸一带地区,素有中共平原根据地模范区之称,交通壕、地道建筑非常普遍,几乎所有村庄都有地下设施,甚至有相距七八千米的三个村庄用地道连接起来。而且农村的老百姓抗日意识很强,形成半农半兵状态,因此各部队在推行‘肃正工作’(实为‘扫荡’)时极为困难。”

  1945年5月4日凌晨,正定、灵寿、行唐、新乐等地日伪军千余人集中偷袭高平村,该村民兵早有察觉,立即将全村划分为五个战区。战斗于当天拂晓打响,民兵进入战斗岗位,剩下的男女老幼则钻进地道。日伪军先由东北口发动进攻,守卫在这里的民兵突然从地道钻出来,爬上房顶制高点,用手榴弹毙伤敌人14名。待敌人进入高平村内,一发发子弹又从墙角、街边、土堆、马厩等隐蔽处同时射出。在“影子对手”面前,日军火炮、机枪完全派不上用场,只能落荒而逃。据统计,1943年春至1945年5月,日军曾多次进攻高平村,其中较大合围进攻就有5次,但没有一次能够消灭高平村民兵。

  清苑县冉庄的地道战斗争更是抗战期间的典范之一。冉庄的地道主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东西南北大街走向的四条干线,和向不同方向延伸的24条支线,包括通向邻村的三条联村地道在内,全长约15千米。1945年6月20日,驻保定日伪军进犯冉庄,30余名民兵先在村边阻击,尔后迅速转入地道,通过瞭望孔观察到一群伪军冲到村东,企图破坏地堡工事,当即拉响地雷,炸死伪军数人。与此同时,村北老母庙、南口地平堡、东街碾子堡和十字街的民兵,也纷纷从暗室和高房工事等向日伪军射击,经数小时激战,毙伤其29人,日伪军被迫撤退。23日,日伪军又调集2000余人进攻冉庄,他们用迫击炮掩护步兵冲入村内,一群伪军刚进至东街,一名伪团长就被小庙工事里的民兵击毙,一名伪军去拖曳尸体,又被击毙。当大批日伪军进入村北布雷区时,守候在暗室里的5名民兵立即拉响11颗地雷,炸死日伪军多人。接着,民兵又用步枪毙其10余人,日伪军乱作一团,分头溃逃。数十分钟后,20余名伪军前来收尸,民兵再次拉响地雷,炸死其5人。经13小时激战,冉庄民兵仅以轻伤1人的代价毙伤日伪军33人,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

p3_b.jpg (205×118)

民兵通过地道转移,打击日军后方据点

  内外配合 共同歼敌

  尽管地道战给敌人带来巨大压力,但毕竟是敌后抗战的一个组成环节,其本身也有一定的被动性,八路军曾规定:“地道战以民兵为主,配之以区小队或县大队支队分散的班(一般10人左右)为辅助,密切结合担负之。主力部队数量多,不适于进行地道战。”1944年,冀中军区印发《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关于地道战术问题》《加强地道管理问题》等指示,提出地道斗争必须和村落麻雀战、地雷战、伏击战、外围的反包围战等结合才能真正开展。

  1945年6、7月间的栾城县南高村之战中,我民兵和区小队、县大队内外配合,综合运用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等多种战法,五战五捷,成功打退敌人的进攻。7月16日,栾城伪军前来攻打南高村。我区小队和民兵发挥麻雀战特点,从窗户里、枪眼里、高房上一齐向敌人开火,直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惊慌失措,撤回栾城。7月19日和23日,伪军两次前来报复。结果每次攻入村内后,不但遭到区小队和民兵机动、灵活的袭击,还处处碰到民兵布设下的地雷,每次都会伤亡二三十人,只得败退回栾城。而28日的最后一次交锋中,日军也和伪军一起前来,结果一样碰得头破血流,他们还遭到县大队与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内外夹击,狼狈败退。

  • 相关阅读
  • 敌后抗战兵法之九:地雷战

    晋察冀民兵爆炸大王李勇   地雷战是八路军和民兵经常运用的战术,又因电影《地雷战》而广为人知。在敌后抗战中,根据地最初所用地雷多为兵工厂专门制造,配发给主力部队,虽然威力大,但数量偏少,一般用于重要战...

    时间:11-11
  • 敌后抗战兵法之八:要地防守

    冀中子弟兵母亲李杏阁(右)给隐蔽在地道里的伤员送饭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但另一方面,敌后抗战必须有稳固的根据地作为依托。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

    时间:11-11
  • 敌后抗战兵法之七:突出重围

    八路军警戒哨严密监视敌人动向八路军举行战前动员八路军某特务营构筑的简易阻击阵地八路军战士做好突围准备宋庄战斗中,指挥员仔细研究敌情1941年,突出日军包围圈的八路军部队转移到河北威县  随着中共领导的敌后...

    时间:11-11
  • 敌后抗战兵法之六:掩护阻击

    1938年冬,八路军在晋西北山地实施阻击战   回眸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硬碰硬”的阵地战较少出现,但在特定时候,中国军民也敢于以劣势装备固守一点,阻挡敌人前进的脚步。  要阻击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时间:11-11
  • 敌后抗战兵法之五:破袭战

    破袭老岭隧道的抗联名将杨靖宇'   按照词典的解释,破袭战是指破坏或袭击敌人交通线、通信设施、据点基地等的战斗。抗战期间,新四军名将粟裕在《游击战术讲授提纲》里就敌后武装的破袭战行动做出如下概括:&ldqu...

    时间:11-11
  • 敌后抗战兵法之四:平原拔点

    冀中民兵打下日伪军盘踞的炮楼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加紧对中共敌后根据地展开所谓“治安战”。在平原地区,日军推行“囚笼政策”,大建据点、封锁沟、封锁墙等设施,分割、孤立乃至蚕...

    时间:1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