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北京政府再度将注意力集中到南中国海,当时中国宣称其已操纵一艘小型潜艇,在南中国海海底插上了一面中国国旗。而且,中国人最近的言辞也表明,北京政府不愿意在其有关影响力的新宣示做出让步。今年7月,当奥巴马政府提议就如何解决南中国海纠纷寻求区域共识时,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告诉一位新加坡外交官:“中国是一个大国,而其他国家都是小国,这只是一个事实。”
美军减少航母体积反制中国舰弹道导弹
文章称,中国通往区域霸权的路径使人们开始怀疑该国将如何利用其新获得的名望。随着中国军力日渐威胁到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中国最近的行动及言辞暗示,该地区其他国家的未来将是一片暗淡,这些国家宁愿美国关注维持该地区航海自由的传统事务,他们对领土扩张缺乏兴趣,而且相关政策也阻止了亚洲霸权的崛起——这与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对中国领导人来说,航海实力转变为政治实力最有益的例子是日本。日本历史是雄心勃勃、装备精良的地区霸主对亚洲造成危险的预先警告。在20世纪前期成为西太平洋的主宰海军力量后,日本侵略、征服并压迫邻国,快速扩张其控制范围。其在海洋运输部队和物资的能力使其对从印度到夏威夷的地区造成了威胁。
事实上,日本推行这种侵略,并不代表中国达到类似的领先地位后会做出同样的举动。但中国海军建设、反舰弹道导弹火箭技术,以及对国际水域的宣称正在刺激邻国,如澳大利亚、印度和越南大幅提高本国的海军舰队。这些发展表明,由强大美国在西太平洋驻军所确保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不再是理所当然。
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威胁很大,但美国有能力作出反应。减小航母体积,增加航母数量,改变飞机设计以增加航程,采用新技术等,可抵消中国导弹的威胁。但美国的赤字不断增长使这一希望破灭,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也怀疑此种大型海军力量的用途。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将支持西太平洋中美国的盟国,继续寻求就如何解决南中国海争端问题达成地区协议。美国还应提高在该区与盟国进行演习的级别,按计划继续于12月与日本在琉球岛或周围(东中国海东部边界)进行联合海军演习,
奥巴马政府也应消除其对美国海军能力不切实的命令,坦率讨论中国海军增军所造成的危险。使海军公开将中国海军增军作为建造更大海军和驻军的战略理由讨论,这样做有助于争取国会支持,扭转美国海军自我削弱的局面。未来美国在亚太的军力存在不是由中国反舰弹道导弹决定的,而是由美国未来的行动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