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武器装备

日本两栖战车被指如“铁皮棺材”:被机枪打成筛子

日本两栖战车被指如“铁皮棺材”

2013-09-17 15:47:43

来源:

  AAV—7服役后,世界范围内就没发生过像样的两栖作战,所以AAV—7更多的是在演习中作秀。最常见的一个场景是,刚刚登陆的AAV—7放出一连串的烟幕弹在空中爆炸,迅速形成黑色烟幕,将自己隐藏起来。

  在列装10年后,AAV—7随阿根廷参加了对英国的“马岛战争”。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斯科蒂斯公司60人乘运输船,以拆除工厂的旧设备为名登上英国占领的南乔治亚岛。3月28日,阿方开始秘密出兵,4月2日和3日,阿军先后在阿根廷港和南乔治亚岛登陆,当时就有20辆AAV—7参战。在阿军的突然袭击下,英守岛部队进行短暂抵抗后,被迫投降。

  而AAV—7的第二次参战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AAV—7随美国海军陆战队征战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该战车装备的MCLC扫雷套件在1991年首次投入使用,可以发射 3条内含炸药的导爆索,以清除沙滩上可能埋藏的地雷或其他障碍物,这项工作也体现了AAV—7自身的价值。不过,它的主要作用还是在陆地上完成运输。较大的履带接地面积,让这种战车在沙漠中如履平地。而庞大的体形,又能帮助海军陆战队运输大量物资。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进入而立之年的AAV—7才算参加了真正意义上的战斗。不过,到了真正的战场上,随着各国攻击武器的发展,AAV—7的缺点立马就显现出来了。它的防护力屡次遭到乘组员和士兵的抱怨。

  在伊拉克战争最为惨烈的纳西里耶战斗中,1000名美军士兵和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展开激战,多辆AAV—7被地雷、火箭弹、迫击炮弹、炮弹碎片破坏或摧毁,导致美军伤亡100多人。

  战时能有多大用

  美国海军陆战队曾提出过“超地平线”登陆作战的概念。由于地球是圆的,海洋上即使没有障碍物,人的视线也是有限的,根据天气情况,一般为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超地平线”作战要求登陆部队能够从视距以外做好进攻准备,伺机在敌海岸防御薄弱的地段登陆。具体就是用两栖登陆舰艇从敌人视距外向海岸快速突击,不给敌人反应时间,以减少伤亡,夺取胜利。

  在“超地平线”登陆行动中,AAV—7扮演运输登陆部队及其装备上岸的角色;登陆上岸后,登陆部队则将其当作一辆装甲运兵车使用,为其提供战场火力支援。美军强大的海空攻击体系可以大大缓解AAV—7被袭击的压力。美军实施登陆作战时,可以依靠其优势的海空兵力,对敌方岸滩军事设施实施精确打击和火力覆盖。

  但是,对于相对弱小的海军,如果硬让AAV—7去抢滩,那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日本海空军目前严重缺乏对地精确打击能力,战时,其两栖战部队必然是在对方枪林弹雨之中登陆。AAV—7则必须依靠自己的浮渡能力进行抢滩。在这种情况下,“皮薄馅大”的AAV—7恐怕还没有上岸就会被守卫部队的火箭筒、重机枪打成筛子,根本不用烦劳大口径火炮或者导弹,而AAV—7在海上基本没有还手之力。即便侥幸登陆,没有反坦克手段、路上机动性不占优势的AAV—7也终将成为“铁皮棺材”。

  此外,日本方面宣称,采购AAV—7是为了“加强西南诸岛的防御”,但实际上,岛屿并不适合AAV—7这类履带式车辆,更是难寻适合AAV—7登陆的海岸。日本自卫队很可能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单价比坦克还贵的AAV—7,在战时却派不上用场。

  • 相关阅读
  • 联合国与中国首次共办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

      在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即将满10周年之际,由联合国外空司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9月16日在北京开幕,旨在交流分享载人航天技术成果,研讨探索载人航天未来发展,促进国...

    时间:09-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