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武器装备

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就嫦娥三号发射召开动员会

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就嫦娥三号发射召开动员会

2013-11-29 17:33:35

来源:中国航天报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和长三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发射场蓄势待发

  11月27日,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动员会,传达中央专委会精神。

  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胡亚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许达哲,副总经理袁洁在西昌出席会议,工程五大系统“两总”和主要参研参试单位有关负责人在西昌、北京等会场参加会议。

  牛红光在讲话时提出四点要求:第一要认清嫦娥三号任务重大意义,坚决用中央专委会的精神统一思想。第二要始终保持清醒,用敢打必胜的信念迎接风险挑战。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扎实做好每项工作。第三要精心组织实施,用无可挑剔的工作确保任务目标顺利实现。要强化组织领导,关注重点环节,领会悟透每一项工作的内涵和实质。第四要始终坚持标准,用科学的管理确保结果圆满。要严格质量和风险管控,强化集中统一和大力协同,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做好宣传报道和各项保障工作。

  对于做好后续工作,许达哲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专委会精神,扎实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工作。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的一次重大科学实践活动。现在,已经进入嫦娥三号任务的关键阶段,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各参研参试人员要以中央专委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做好发射前各项工作,以任务的圆满成功向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第二要牢固树立万无一失的责任意识。各岗位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手头的工作、制造的产品、确认的状态精准无误,以万无一失的产品确保运载火箭、探测器任务的圆满完成。第三要在任务期间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嫦娥三号任务举世瞩目,对此,我们既要坚定夺取嫦娥三号任务成功的信心,同时也要保持一颗“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平常心,只要责任到位,用心去工作,遇事不慌乱,积极做好各方面的预案,就一定能出色完成后续工作。

  11月28日,许达哲、袁洁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座谈会,听取运载火箭系统、探测器系统参研参试人员情况汇报,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参研参试人员参加会议。

  许达哲详细了解了运载火箭、探测器的关键技术以及新变化的技术状态,向所有为嫦娥三号任务辛勤付出的参研参试人员表示感谢。对于后续工作,许达哲强调,一要落实责任。各单位要落实好各个环节的责任,要以对国家、对事业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后续工作。二要大力协同。要加强各单位、各岗位的协同合作。三要认真梳理问题。要认真梳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查找薄弱环节。四要关注飞控。发射成功后飞控将是重点,要认真做好预案,一定要把好飞控过程中的“操作关、判读关、程序关”。

  许达哲强调,要将中央专委会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岗位,扎实做好发射前每一项工作,为中国航天树立一座新的里程碑。

  袁洁表示,要以一切从严的思想开展后续工作,各参研参试单位要加强对未知风险的筛选和识别,对未知风险设置安全余量,将未知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陈龙 文 宿东 摄影)

  • 相关阅读
  • 国防科工局:探月工程取得丰硕科学成果

    记者26日从国防科工局在京召开的嫦娥三号任务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通过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两次任务,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

    时间:11-26
  • 专家解读探月热:能源丰富 带动大批高新技术发展

    在谈到为什么人类热衷于探测月球时,欧阳自远院士回答,这是人类发展的需求,也是科学发展、技术发展的需要,因为它可以带动一大串高新技术的发展。...

    时间:11-25
  • 专家长沙论道探月工程与新材料

      11日,一场围绕我国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的重大技术、学术问题,研讨当前及未来探月工程对空间环境、高性能新材料应用及发展需求的高端论坛在长沙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黄伯云,中国探月工程总...

    时间:10-12
  • 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团队基本形成

      嫦娥三号和神舟十号的发射是2013年最受瞩目的航天活动,在今年的两会上,航天界代表委员成为了各媒体追逐的焦点。在3月11日的全国人大会议甘肃代表团的开放团组会上,记者见到了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兼探月工程三期...

    时间:03-12
  • 印度推迟2013探月计划 改向火星发射探测器

      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航天科学家日前宣布,印度将于今年11月向火星发射一枚探测器,原定的探月任务推迟。  印度科学家JN??哥斯瓦米4日在印度科学大会(ISC)上宣布了这一消息。此次火星探测任务是在火星上寻找生...

    时间:01-08
  • 中国无人探月有望2017年完成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3届院士大会上透露,我国无人月球探测任务有望在2017年左右完成,而载人登月计划目前暂无确切时间表。  我国无人月球探测计划分“绕、落、回”...

    时间:10-24
  • 中国探月工程副主任设计师工作中突发脑出血逝世

      陈天智  1971年出生,祖籍四川遂宁。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2000年博士毕业后先后前往日本、新加坡攻读博士后和工作。2004年放弃国外工作回国,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探月工程的一名副主任设计师。9月6日...

    时间:09-20
  • 探月副总设计师:15年内有望将2-3人送上月球

      “中国现有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时期,15年内,中国完全可以将2-3人送上月球,然后成功返回。”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在回母校华中师大一附...

    时间:11-07
  • 嫦娥今迎来关键刹车 上午11时奔月结束探月开始

     今天上午11时  “奔月”结束 “探月”开始  新华社电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5日告诉记者,由于首次中途轨道修正满足入轨精度要求,嫦娥二号卫星原计划需进行的中途轨道修正再次取消...

    时间:10-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