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被大火吞噬的故宫中正殿,近90年后再现乾隆朝时期的模样。昨天(27日),故宫中正殿复建竣工,并将于两年后对公众开放。
中正殿位于故宫博物院西北角,是一组由10座藏传佛教建筑组成的院落。1923年,这组建筑北侧的建福宫花园大火,10座建筑仅有最靠南的雨花阁及其东西配殿和梵宗楼得以保全,宝华殿部分被毁,其余建筑全部被大火吞噬,仅存石台明遗迹。
6年前,故宫博物院和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合作复建中正殿。昨天,这组建筑群仿佛重返清乾隆朝时的模样,连院落里的树木都悬挂着彩色的经幡,一尊经受过火灾洗礼的佛坐像被重新摆放在修复如新的大殿之内,神态静谧安详。
明清宫廷建筑雄伟、庄严、和谐,大家逛过故宫都会印象深刻。走进复建后的中正殿区域,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无论建筑式样、还是装饰色彩,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再现了宫廷建筑的艺术效果。修旧如旧,参与故宫复建工程18年之久的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席陈启宗说,复修成功的中正殿和300年前应该是同一个样子。
陈启宗:18年前,我听到故宫里有一个荒废的地方,建福宫花园和中正殿。18年之后,终于把这两个花园复修成功,这是非常值得的,我相信花园跟300多年前应该是同一个样子。
1923年的一场罕见火灾殃及建福宫花园及中正殿院,香云亭、中正殿及东西配殿、东西配房、淡远楼及配殿都毁于大火。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主任王跃工表示,当时无数价值连城的藏品被烧毁,损失极为惨重。
王跃工:这是宗教活动最集中的区域,信仰品、佛像、经书、法器等都存放在这里,当时损失很大。这中间有五座金塔,当时就已经只剩基座了,石座烧得四分五裂。当时的报道说金塔已经烧成水了,地上的金水大概有一寸厚。
说到1923年建福宫的大火,这里还有一桩著名的悬案。1923年6月27日夜,建福宫花园内的敬胜斋突然发生神秘火灾。迅速蔓延的大火一直烧了10多个小时,整个花园建筑夷为平地。
这场灾难当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起火原因更成了街谈巷议的热点。有的说是佛堂蜡烛起火所致,有的说系电线漏电引发,有的说是宫中供神燃灯不慎所致;还有人说是溥仪看电影后,电影胶片自燃起火。当时已是17岁的溥仪放出话说,是宫内太监监守自盗,为了消灭证据而故意纵火。
于是,溥仪声称要检查太监有无作弊行为,并遣散太监,遂引起了后宫大乱。冯玉祥闻讯,趁机派鹿钟麟前往故宫,通知溥仪回府居住,令太监一律出宫,到地安门雁翅楼居住,故宫前朝后宫统统被民国接管。中正殿,连同精美绝伦的建福宫西花园,以残垣断壁的形式,成了紫禁城一道抹不去的疤痕,并从此隐匿宫墙深处,不为人识。
2005年,故宫博物院与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完成了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此后,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继续捐资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开始对中正殿区域的复建。陈启宗深感机会难得,使命重大。
陈启宗:故宫是中国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遗产,能够有这个机会在故宫里修复两个花园,是十分荣幸的。我们复修花了18年,与故宫博物院工人们的合作非常愉快。
中正殿复建遵循"维持现状、恢复原状"原则,以现存遗址为基础,结合史料、近代遗存照片及资料,参照故宫内相似对应的建筑物进行设计施工,精心组织,使用传统材料,遵循传统工艺。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中正殿区域的复建工程终告完成。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了复建后中正殿区域的用途。
单霁翔:复建完成的中正殿将作为藏研中心使用,从而进一步推进藏传佛教研究的发展,不断丰富故宫学的内涵和外延,也让更多人了解故宫宗教的历史面貌。我们更期待这组建筑在未来文物收藏与展示、学术研究的探索中,焕发出新的文化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