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历史考古

北极地区发现已灭绝的巨型骆驼化石

北极地区发现已灭绝的巨型骆驼化石

2013-03-07 15:59:14

艾斯米尔岛巨型骆驼的生活复原图

  北极并非生命的荒漠,加拿大的研究者最近就在北极发现了已灭绝的巨型骆驼的化石证据。他们利用在艾斯米尔岛上发现的骨骼碎片中的胶原蛋白遗存鉴别出了350万年前的骆驼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北的骆驼。来自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古脊椎动物学家Natalia Rybczynski利用三个夏天搜集了这些化石碎片,碎片的一些特征表明它们可能是某种哺乳动物的部分胫骨,而3D重建则能帮助对其进行组装。然而Rybczynski仍然无法鉴定化石的种类,因此,在曼彻斯特大学的生物技术学家Mike Buckley的帮助下,他们利用一种被称为“胶原蛋白指纹”(collagen fingerprinting)的前沿技术对化石碎片进行了分析。

  研究者从骨骼碎片中找到了极少量的胶原蛋白,并利用肽作为标志物建立起了胶原蛋白的大致轮廓,之后将其与37种现代哺乳动物和1种育空地区的化石骆驼进行对比后发现,它们与现代的单峰骆驼和育空地区大冰期的巨型骆驼最为相似。再加上对组装后的胫骨进行解剖学分析后,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比现生骆驼要大30%的巨型骆驼。新发现将骆驼在北美的分布范围向北扩展了1200公里,

  蛋白质能够保存长达350万年,主要取决于当地酷寒的气候,“胶原蛋白指纹”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我们在有限化石材料的情况下能更好地鉴定化石属种。Roy Wogelius说,矿化作用也有助于蛋白质的保存。

  化石碎片采自艾斯米尔岛Strathcona Fiord 附近的砂岩沉积层Fyles Leaf Bed中,这里发现的其他化石表明当时气候较为湿润,曾是一片广袤的北方型森林。曾有研究表明副骆驼(Paracamelus)曾在北美洲北部生存了千万年,新发现更进一步指出,副骆驼可能以北极为发源地。现代骆驼的祖先很可能本来极为适应极地森林的环境,它们的诸多特征,如宽大扁平的蹄、大眼睛、富脂肪的峰等都有可能本来是对极地环境的适应。

  • 相关阅读
  • 甘肃:现代工艺“复活”魏晋时期厨具

      烤肉用的是三股叉,蒸锅的把手形似闪电……这是甘肃一家企业“复活”的一批具有魏晋风格的厨具,只不过这些厨具是以不锈钢为原料用现代工艺制成的。  制作这些厨具的是甘肃嘉峪关市海斯...

    时间:03-07
  • 法英研究人员发现维京海盗的导航“太阳石”

      法国和英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在一艘16世纪的英国沉船上发现了传说中北欧维京海盗用来导航的“太阳石”。  研究人员6日在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学报A》上报告说,他们在一艘1592年沉没...

    时间:03-07
  • 西安首次考古发现盛唐宫女“公共墓地”

    根据考古学家最新考古发掘与研究表明,1300年前部分唐朝宫女在都城附近拥有一处“公共墓地”,其中年已70岁高龄宫女墓志等诸多发现,对于人们理解盛唐长安时期的文化风尚和精神面貌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03-06
  • 郑州城区首次发现殷商墓葬群

      考古人员日前在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的一处基建工地发现殷商时期墓葬群,在不到150平方米范围内密布着殷商墓葬43座,这是郑州城区首次发现殷商墓葬群。  43座墓葬排列整齐划一,除4座墓葬南北向处,其余...

    时间:03-06
  • 山西出台我国首个“文物建筑构件”管护办法

      日前,由山西省文物局制订的《山西省文物建筑构件保护管理办法》公布实施,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文物建筑构件保护管理出台的法规性文件,重点是打击非法买卖,保护民间文物建筑。  山西古建筑遗存总量多达28...

    时间:03-06
  • 郑韩故城遗址公园开建 再现诸侯争霸中原

      随着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遗址公园的开工建设,春秋诸侯争霸中原的历史有望在中原大地再现。  郑韩故城遗址公园分为城墙遗址公园、宫城遗址公园、大吴楼手工业遗址公园、后端湾贵族墓遗址公园4个部分。通过建...

    时间:03-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