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说山阳县杨地镇与镇安县米粮镇交界处有一个很美的地方叫黑龙洞,那里的黑龙潭的水清澈晶亮,能将人的心底洗得干干净净,那溪边的山灵秀诱人。阳春三月,和朋友相约前往,感觉果然如此。
一过金钱河上的月亮洞桥,山狭得挤着一河清水,崖陡得连鸟雀都飞不过去。山崖像人用钢锉子凿出来的一般结实,沉着得像一群冷面的圣人,那山上几乎没有一点泥土,树木深情地映出一片绿意,艰难地将根扎入崖缝,树干苍老、怪异,翠绿的叶子清爽地抚去了一片枯涩,给我们送来一丝安慰。我们被路两边的山峰深深地吸引了。进入谷口以后,山势变得更加陡峭,崖壁像利刀刮过一样,树木少了,山峰高了,每一座都是雕刻家精心塑造的。河水夹在两山之间,河滩上尽是白色的石头白色的沙子,映着坡根的绿树和河中的绿水,那水在白色的鹅卵石上游走,像一条长长的绿色飘带,慢悠悠地飘出了一河的温柔。看到这河水和两边的山峰,我猛然想起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这河不就是“青罗带”么?它轻轻地托着水绿,激荡着温纯的浪花,让你看不到一点污渍,让你听不到一点烦躁,那纯粹是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这山不就是“碧玉簪”么?一座座都像江湖剑客,有点不可一世,但它们一身正气直插云霄,撑着蓝天,抚着白云。看!
我坐在车上拜读着这山水的画卷,那山就在窗外,伸出手就可以摸到,裸露的岩层,历历可见岁月的斑痕,像鱼鳞,像皱纹,更像文字镌刻着山的容颜。那些矮小的树木在山崖上点缀着,那根、那枝、那叶都在撰写着一种生存的需求和渴望,都在用绿的意志点燃大山的生命。
我坐在车上望着河水,看它们曲折的流着,看它们洋洋洒洒地谈着。正是有水,山才不孤;正是有山,水才有了依靠。这是一处无人居住的山谷,山高水狭,我没有觉得孤寂与荒凉,反倒觉得亲切与舒服,有种步入仙境的惬意。这是别处所难观赏到的,因为这儿的山生得清秀、和善,那山上的树木四季长青,山与树配合得十分得体,左看右看都是一幅画。那水呢,河床平缓,水流自然文雅,没有暴怒,没有哀怨。
不知不觉中,我们到了合河大桥上,那里是金钱河与唐河汇合的地方,河面变得异常宽阔,从那里能清楚地看见金钱河水在两岸青山的夹缝中流出来,柔柔的映着山的倒影。
到杨地街,地面变得更阔了,山变小了,河水更柔美了。河岸上的杨柳多起来,高起来,柳枝被春风吹绿了,鹅黄色的嫩出一树新鲜,太阳暖暖的照着一河溪流。听老乡说,那溪流就是从黑龙洞里流下来的。河水被杨树柳树捧着,清亮亮的,照着影儿。河水荡着水草,在轻声地欢歌,那真有一种童话的美。
十分钟后,我们就来到了黑龙洞下边的平坝子上,望着那股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水流很急,在横七竖八的石头林中涌着,间断地泛起一股股浪花。岸边是松林,一片墨绿,密不透风。我们沿着一条阶梯状的水泥路在松林间行进,一步步向黑龙潭攀登。大概走了五六分钟,黑龙潭便映入我们的眼帘。它是陡崖下的一汪深潭,圆圆的像一面镜子,潭南水浅,潭北水深,最北边与石岩相接的地方深不可测,那就是黑龙洞出水的地方,也是人们传说的龙宫了。黑龙潭潭西边造着一个亭子,面水而立,那亭子美丽、宽敞,四周的风景迷人。站在亭子里,可以赏水,可以观林,可以静听泉鸣。那潭水清澈见底,,水平如镜,让你觉得不是来到了陡崖下的险潭,而是来到了一个养心的处所,一切私心杂念顿时化为乌有。(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