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文/图郭一平)汉江的水,源远流长,自宁强源头起,一路汇集了大小河流,沿途收拢了溪水湖泊,流经石泉后,声势渐大,加之两山相夹,地形突兀,梗阻中便形成了大小峡谷,蜿蜒曲折,平平仄仄,尤以凤凰峡、柳溪峡、香柏峡为甚,泛称汉江三峡。峡谷舒缓曲张,因形写意,偏偏在河湾宽畅处甩出一片空地,日久便形成了渡口,积攒了南来的船坞,北往的商贾,赶集贸易,人声鼎沸,热闹着远亲近邻,辐射着周边外围。
这地方叫后柳,是一个地道的水乡。古镇不大,街巷曲折,青石板砌就的街道不很宽畅,台阶却依势高低座落,店铺门面皆木板构筑,古色古香,锈蚀了一层久远的历史。屋檐不高,玲珑轻翘,展露出一层层青砖泥瓦,两边屋脊平缓有度,默契地映衬出一线蓝天,烘托出朵朵白云。缘墙高啄,层次错落,或灰白,或青黑,点缀出一种别样的韵味。街巷一直延伸到江边,意犹未尽,便砌了宽畅的石阶,浸润在水里,吸收着江水的灵秀。
古镇周围环绕了一层新建的房舍,或机关或客栈,行舍商铺,皆一字排开,现实包围着历史,历史包容着现实。一段青石板路将你延伸向历史,一段水泥路面又召唤你走向现实。镇后面大山环抱,皆长满层层叠叠的翠竹,簇拥着掩映着,热热闹闹;临近江边,却生长着一排排古柳,盘根错节,枝虬叶茂,窈窕着婀娜着,依依不舍。
江面上时不时有游船漂过,游客或站或坐,评头论足,颔首致意。两岸青山相倒影,一叶扁舟江中游,眼前此情此景,真不知是江南的情景移植到山中,还是山中的风物嫁接到江南,一时海市蜃楼,如在幻觉,似在梦里。
来后柳前,友人说不食鱼等于未到古镇,不摇船等于未到水乡,然而当你真到了古镇,就不由得不生出一种冲动和激动。鱼是汉江野生鱼,水是后柳涌泉水,现捕现做,味道鲜美,食之回味。豆腐和腊肉,也是后柳一绝,食之满口生香,余味袅袅。酒足饭饱,江边租一条木船,沏一壶绿茶,徜徉其中,江风水色,尽收眼底。兴致处,船家哼一首小曲野调,朴素中却透出一股浓郁的地方特色,撩人心魄,熨贴惬意。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辉将古镇染得微醉。江风渔火,古柳弯月,青石瓦舍,如一幅幅剪影,在眼前逐一扫过,满山的翠竹,和风摇出阵阵清香,一街的灯火,映出一片温馨,缕缕雾霭将古镇氤氲得如在梦里。
行走在街巷,心里一片澄澈,脚步轻柔得如一片树叶,袅袅似一缕云烟,想告诉古镇我是一位虔诚的慕名访者,又怕打扰它难得的宁静,不想让水乡知道我曾经来过,又怕它怨我是一位眼拙的旅者。思来想去,权将它串起镶嵌在我记忆深处,收藏一份难得的宁静,于无声处绽露它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