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景点介绍

多伦蒙古草原人文景观独特 清代古建筑群独树一帜

2013-08-29 12:22:00 来源:

  多伦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天堂草原锡林郭勒盟东南端,全县总面积3863平方公里,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多伦城在清代曾享誉海内外,是塞外商埠、商业重镇,也是内蒙古藏传佛教的中心,历史文化古迹独具特色。在经历了多伦蒙古草原寺庙之都和旅蒙商之都二百余年的繁荣,形成了汇宗寺、善因寺、山西会馆为代表的清代古建筑群,共有13处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藏传佛教历史悠久 古寺庙群见证岁月迁徙

  古老的多伦曾是内外蒙古藏传佛教中心,旅蒙晋商云集之地。当记者亲身走进多伦,看着转经筒的修行者一步一跪的参拜寺庙时,仿佛还能感受到历史的痕迹从身边悄悄走过。

  设计精巧、气势宏伟的汇宗寺与山西会馆及清真寺成为多伦古城辉煌繁荣的历史见证,经过历史洗礼的古代遗址燕长城、辽代古墓群、元代古墓群、忽必烈避暑行宫东凉亭,也令人怀古惜今。

  汇宗寺堪为藏传佛教第一大寺 被称“喇嘛教之都”

  300年前在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的南端,崛起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落,它就是曾经闻名中外的多伦诺尔汇宗寺。但眼前的汇宗寺似乎看不到它的恢宏和神秘,因为这只能称作汇宗寺遗址了,只有原来汇宗寺面积的二十分之一。

  汇宗寺原名为呼和??苏默(呼和??苏默为蒙古语,汉语意为青庙)。始建于康熙年间,扩建于雍正时期,鼎盛于乾隆嘉庆年间。是清代内蒙古喇嘛教的最高宗教中心遗迹。清政府利用藏传佛教统治蒙古高原的最重要象征物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民族关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汇宗寺创建之后,多伦诺尔在成为蒙古地区“喇嘛教之都”的同时,逐渐发展成为“旅蒙商之都”,“民族手工业之都”,形成了拥有17万人口的商贸城,为北疆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汇宗寺的直接建寺原因是康熙帝的“多伦诺尔会盟”,它对于研究清初巩固北部边疆,奠定清王朝版图,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旅蒙商汇集形成山西会馆 山西梆子绕梁三日

  而说到多伦保存比较好的清代古建筑当属山西会馆,该会馆于乾隆10年(1745年)由山西籍商人集资兴建,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原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现在只剩下一半,但基本属于中轴建筑。

  谈及山西会馆,必然要说旅蒙商。旅蒙商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它源于康熙皇帝平定葛尔丹时的随军贸易。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在康熙帝征讨葛尔丹行经蒙古草原时,允许各部、各旗沿途向清军出售马、牛、羊、骆驼等物。由理藩院另设一营,商人在营中贸易。清朝军队每营派一名官员,专司贸易之事。随军贸易的商人,从蒙古各旗收购和从内地贩运物品,以供应军需为主。后来,随军贸易渐渐扩大到了清朝驻蒙古地区的驻军中。他们除了给部队包办粮草、贩运马匹和供应一些其他物品外,还和当地王公贵族、牧民进行贸易,这就是旅蒙商的前身。

  山西会馆座北朝南,大致可分为住宿休闲区、娱乐区、商会议事区和关帝庙。会馆大戏楼:会馆大戏楼是会馆的一座“明星”建筑。这座大戏楼全由方形条石砌成,恰好是一个“凸”字型。台上有粗粗的明柱支撑着戏楼的前半部分,楼顶四角鸟嘴似的正檐斜刺苍穹。前面大横梁上悬挂两面明镜,在台下找准位置观看,可映出数里外的善因寺。整体上看,大戏楼结构精巧,气势雄伟。据考古学家介绍,采用这种建筑结构形成的,在中国仅有两座。会馆的娱乐区就主要以这座大戏楼为中心。每年的五月十三开台唱戏,一直唱到秋后天凉,到六月十五多伦庙会期间会馆内的演出活动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由会唱戏的商人在台上唱坐腔戏(不化妆,坐着唱)。自娱自乐,天气好时,连唱数日。荡气回肠的山西梆子回荡在古老的建筑里散发着苍凉的古韵。

编辑:周宣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