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张 萍)骑行——从陌生到熟悉的纽带
2012年5月,杨春听说西安曲江单车群的景要组织骑行去成都,立马就报名参加了。队伍出发时间定于6月10日,大家在西安太平口汇合,“我们同行5人,都是初次见面。”杨春指着那次骑行的合照向记者介绍道,“老孙是这次骑行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已经62岁,退休后就开始骑自行车长途旅游,走过青藏线,环过海南岛,刚从东北骑行回来不到半个月;小李跟老孙一同从上海过来,28岁,骑车才一年,但年轻力壮,一路都是领头,言语不多,很坚毅;老刘在西安居住,湖南人,人生辉煌的时候,有一家年收入2000万元的企业,但比较低调,喜欢低碳生活,骑上车子,上坡如履平地,下坡像开飞机,一路上与小李并肩奔驰在第一梯队;景是队伍中唯一的女士,三句话不离单车,是典型的自行车运动痴迷者,性格男性化,不太多言,有领导风范,一路上经常关照老孙,遇路口叉道,就停下来等候后面的队友。”
一说到骑行,杨春的话匣子顿时打开了,“我们5个人一路过户县,到周至,太阳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高。原来在商洛骑车,都是一日行,作为组织安排者,基本上1小时内就休息一次,上坡强度大时,休息间隙时间更长,但跟着他们跑,一是速度飞快,二是基本上不休息,老刘早早跑到了前面,给大家一人买了一根黄瓜。等我最后赶到,已经精疲力竭,但与大家初次同行,还不能显得意志薄弱,吃过黄瓜,又踏上征程。”
“虽然我们是几个陌生人组成的团队,但一开始骑行,那种队友情立马就萌生出来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都很团结很热情,不管是谁出现状况,彼此都会帮忙。”杨春说,先是老刘的手机充电器出故障,修好之后,老孙的自行车链条又接二连三的断,第一次断时,大家一起给接上了,可到宁强时,又出现第三次断裂,老孙当时特别着急,景赶紧帮忙挡车,回广元换链条,大家在原地等候,不过这也证明普通的单速链条不能使用在变速山地车上。
20天完成梦想
美丽的云南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同样也一直是杨春的梦想之地。2013年10月,杨春与两名队友从商州出发,骑行20天到达丽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从商州到丽江全程2000公里左右,出发之前杨春做足了准备,服装鞋帽、护具、电器、资金、药品一样不落全都带齐,并且还购买了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虽然每一天都在骑着车上坡下坡,但是每完成一个目标就有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杨春笑着说,在路上经常有人在小车里对她摇手致意。“有一次一辆越野车路过我身边,副驾玻璃摇下,一位头发花白的人问我:你从哪里过来的,去哪里?我回答去云南,他笑着竖起了大拇指!我曾经敬佩过许多人:川藏线上磕头的朝圣藏民,悬崖峭壁上的挖药人……如今自己也能让人竖起大拇指。其实我知道人家敬佩的不是我这个人,而是一种精神!
宁蒗县是杨春进入丽江的最后一站,从宁蒗到丽江125公里,眼看着目标马上接近,一行人的精神顿时振奋,一口气骑行了两个多小时,行进100公里。“到达丽江时,天色全黑,”杨春说,“看到各色的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导游带着旅客匆匆忙忙,讲解声一个比一个大,很怕自己落后似的,嘈杂纷乱的场景与自己想象中恬美安静的小镇完全不同,有点失落,突然间感觉很累,与队友吃过晚饭,也无心再去欣赏夜景,倒头就睡到了天亮。”
“清晨醒来掀开窗帘,能够看到玉龙雪山和一片灰瓦屋顶,走到小河边吃黄豆面、喝茶、看水,看匆匆忙忙的游人,听优美清扬的纳西古乐,小镇闲散的美丽渐渐流露,我这才体会到,来丽江就只是在小河边坐坐、喝茶,在静止中去感悟美景在心中的浮动,什么也不做就是最好。”杨春意味深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