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要的流动商品,二手车与其他商品相比有着明显的特殊化和高价值性,消费者对于二手车商品有着矛盾的“感情”,从实际角度考虑很需要,但是因为怕没有保障,而且经常看到媒体揭穿“骗局”,因此不敢购买二手车。然而实际情况与普通消费者相了解的情况却不尽相同,消费者对于二手车交易存在着诸多“误区”。近期,北京旧机动车市场联合相关部门推进“诚信车辆状况表”,从交易流程上规范二手车市场诚信交易。
二手车交易的三个“误区”
第一、媒体经常曝光的“二手车市场”不是正规的二手车市场,而是在一些汽车市场周边、修理厂周边的“黑窝点”,“李鬼”坏了李逵的名声,在北京花乡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这类的正规旧车市场交易二手车是有保障基础的。
第二、进入到二手车场应该选择正规公司,而不是进入到市场就是在市场交易,二手车交易不同于新车,个人之间允许交易,这也就造成了市场周边和市场中有一些流动的“黄牛”从法律角度和市场管理角度很难杜绝这种“黄牛”,因为没有法律依据和商业条例,我们只能建议用户到正规公司不要通路边的个人搭讪交易。
第三、与正规公司进行交易,签订合同是要自行认可的,一些用户往往图省事合同根本不签,出现纠纷没有依据,这样往往容易吃亏,我们多次强调签合同、要过户、莫着急。
先行赔付有了依据
根据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管理部主任孔伟介绍,市场自2002年开始实行先行赔付制度之后,先后帮助客户赔偿损失近千万元,每年投诉率出现明显的下降,最终到法律程序每年不足10起,与年成交量20余万辆相比,投诉率较低。
由于市场多年采取“管理”的方式,通过相应的约束来进行用户权益保障,比如说悬挂诚信红旗、曝光违规商户等方式,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科学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和实质的承诺制度。
为此北京市工商局机动车分局牵头带动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北京知名高校、市场商户代表、法院律师、交通管理等有关单位部门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可行研究和市场调研。3月15日,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将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诚信车辆状况表”,针对用户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的解决和保障,在根本上解决了最容易出现纠纷的环节。
16项规范状况确立有了参考依据该状况表主要包括:
1.车牌号:指在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登记,由车管部门发给的车辆牌照号码;2.厂牌型号:指制造车辆的厂牌及车型编号;3.车身颜色:指车辆在公安车辆管理机关登记的车辆颜色;4.使用性质:指在车管机关登记的车辆用途;5.核定乘员数:指由车管机关核定的车辆乘员数量;6.初登日期:指车辆在车管机关的初次登记日期;7.年检有效期限:指车辆年检有效时间;8.保险有效期限:指车辆保险有效时间;9.车辆购置附加税:指车辆购置时应交纳的附加税;10.养路费:指购车人按所购车辆类型向国家缴纳的养路费用;11.车船税:指国家按照车辆类型依法征收的车船使用税种;12.环保标准:指车辆排放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指标情况;13.车辆配置:指车辆技术配置项目;14.里程表显示数:指车辆里程表显示的车辆行驶里程数。保是指里程表显示的数据为真实有效,不保是指里程表显示数无法核查不能确保;15.车身骨架修复记录:有是指车辆车身骨架部分,保指上述情况真实有效,不保是指上述情况无法核查不能确保;16.售后服务:指车辆售出后有无售后维护服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