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左肾的张书苹与徐州中心医院进行协商,要求赔偿,但医院说手术没有错。
张书苹又到徐州六院检查,结论仍然是左肾缺如。张书苹以为有了这样的检查结果,可以稳操胜券。于是,她向徐州市泉山区法院提起了诉讼。
徐州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吴天麟首先坚决否认他在95年的手术中切掉了张书苹的左肾。吴天麟说,张书苹左肾被切除的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的捏造。
徐州中心医院认为,徐州六院级别不够,医生水平低。2005年2月25号,在泉山区法院的全程监督下,张书苹来到医患双方都认可的徐州第一人民医院再次做CT检查,结果仍是左肾缺如。
2005年5月,徐州市医学会对张书苹的手术进行鉴定,出具了三点分析意见:第1、治疗没有违反医疗原则;第2、确认手术中切除左肾无依据,第3、因手术后时间较长,未见正常左肾,其原因难以确定。
张书苹不服,2006年2月,江苏省医学会再次鉴定,认为没有左肾被切除的确定证据,不排除左肾萎缩之手术并发症。
省市两级医学会都认定,1995年的手术不属于医疗事故。
这个结论让张书苹感到非常失望。张书苹认为,医学会的鉴定不排除人为偏袒的嫌疑,鉴定称“左肾萎缩”是手术后遗症缺乏科学性。
医学资料和肾病专家提示,肾脏萎缩只是肾的功能消失,但肾脏器官仍然存在,经仪器检查能明显看到肾的实质占位。张书苹的左肾经多次检查,都是“左肾缺如”,这种后果与萎缩症状不符,却完全符合切除特征。
张书苹的代理律师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张生贵律师说:对比徐州市和江苏省两级地方医学会的鉴定书,可以发现,在“左肾”是否存在的问题上,两家地方医学会的鉴定结论本身即存在着矛盾。徐州市医学会的鉴定书写道:没有见到正常左肾;江苏省医学会的鉴定书却写的是:可以见到左肾区存在模糊结构。其实,就是江苏省医学会的鉴定书本身也存在语焉不详、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鉴定书中先认为:左肾区存在模糊结构,接着又表述:不排除左肾“萎缩“之手术并发症。因此,张书苹方面并不认同这两份鉴定书。
张书苹的代理律师张生贵(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律师)说:我们对两级“不是医疗事故”的结论存在重大质疑,主要理由是两份鉴定的主要内容只是对95年的手术过程进行简单重述,没有进行实质性鉴定,更没有对患者左肾缺如后果造成的原因予以审查,根本没有鉴定损害后果与发生原因这个本应当认真核实的主要问题;第二个理由:那次的手术毕竟对患者的身体器官造成了现实损伤,确实存在损害后果,医学鉴定必须为此查找引发此后果的原因,但鉴定结论形成答非所问的矛盾;当时的鉴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当时亲自为患者例行临床检查的医生所做的报告单结论是“左肾缺如”,而同一张CT报告单,医学会的人员阅片时却又阅出了一个“萎缩”,对同一张片子两个部门的专业人员给出的结论内容完全不一样,所以患者对两级医学会的鉴定深表质疑。”
张书苹的左肾缺如,即左肾不存在,目前已经没有争议。徐州中心医院方面自己也承认这一事实。医务处田主任:“从2000年到现在,不管哪一次,B超也好,CT也好,所有的,只要是正常操作的话,出来的结果肯定都是肾缺如。”
但是,当时的主刀医生吴天麟认为,1995年的手术很顺利,不存在误切的可能。徐州中心医院和吴天麟把左肾缺如的原因归结为肾萎缩:“手术顺利,但因为过了多年,又是病理的肾脏,以后发生病变,完全是有可能的。”
张书苹的亲属陈枫说,4月19号,她们拿着张书苹的CT片子找过协和医院的赵玉祥教授,赵教授等几位专家进行了会诊。专家告诉他们,“缺如”是医学用语,就是完全没有,而肾脏即使发生萎缩了,也还应该保留一个残肾,会有5到8厘米的残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