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走进报社

商洛日报报重大主题报道唱响商洛好声音

商洛日报报重大主题报道唱响商洛好声音

2016-01-19 09:07:06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整合资源,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开展采访报道活动
  对于一些背景复杂、采访难度较大的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光靠报社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联系相关部门,借助社会力量,有效整合资源,组成一个合作共事的采访报道团队,以保证采访报道活动的实施与顺利完成。
  2015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都围绕这一重大主题开展了重点采访报道活动。商洛地处豫鄂陕三省边界地区,是陕西的东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抗战前期,广大商洛儿女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后期,商洛已经濒临抗战前线。豫西沦陷后,战火烧到陕西东南大门。中日双方军队对峙之主阵地八庙距商洛只有20公里。国军第一战区和第五战区司令部指挥机关分别设于商南县清油河和丹凤陈家沟。长坪公路昼夜车辆不断,军火物资源源运往前线。商南、商州城区和丹凤境内皆设立了后方医院,及时抢救从前线运送下来的伤员。商洛人民积极支援抗战,在抗战胜利的最后关头付出了代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这一重大主题采访报道活动中,商洛日报从2015年4月起,与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商洛军分区政治部联合发起并组织实施了寻找采访以抗战老兵为主的商洛老战士活动。为了保证采访圆满成功,在整个活动策划与实施中,非常注重资源整合与协调,特别是依靠和借助相关组织和社会力量,组成一个联合团队,统一协调与实施采访工作,取得了十分圆满的效果。首先,本报积极主动和军分区政治部、市民政局联系,提前摸清了全市健在的抗战老兵生活现状,并得到商洛军分区的大力支持。军分区政治部专门安排车辆,并由专人带队,积极协调联系,带领记者团队,从城市到偏远山村,逐一上门采访。报社协调安排记者、编辑、版面及栏目,重点推出了以“铬记历史、珍爱和平、圆梦中华”为主题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专栏,大篇幅刊发系列报道40余篇,15万余字。整个采访报道活动结束后,将全部采访报道成果汇集成册,市委老干局和党史研究室也积极参与进来,并结合首发活动,邀请部分抗战老兵进校园,与大学生交流座谈,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在这一主题采访报道中,本报的摄影报道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媒体优秀版面暨摄影作品展活动中还获得了“突出贡献奖”的荣誉。
  在专业性比较强的调查研究性的系列报道中,本报很重视发挥专家的作用。比如2015年秋,本报作了商洛核桃产业发展调查系列报道。在这个报道系列中,既有记者基层一线的调查与采访,又有林业局和核桃研究所相关专家研究报告。这样的报道,不仅在阵势上形成影响,而且使报道更具权威性和指导性,对促进主导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多形式解读,多媒体互动,努力做深做活报道内容
  美丽乡村建设是商洛市2015年重点工作之一,全市集中建设的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建设“水净、人文、村美、民富”的幸福家园为标准,在短短的时间内,在特色产业发展、核心景观打造、地域文化展示、村容村貌整治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市走出了以美丽乡村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新路子,也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其中柞水县朱家湾已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本报在策划这一主题的系列报道时,针对报道对象的特点,制订了突出特色,注重细节,多媒体互动,多形式展示的指导思想,并按此目标要求,在组成团队时,注意文字与摄影并重,报纸与新媒体联动的形式,努力在“美丽”二字上做足文章。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