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我们对原有产品线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整合,扶持有市场、销量大、能盈利的产品,对同质化、销量小、盈利能力差、透支品牌价值的产品,坚决予以淘汰!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市场投入,加大核心产品的打造力度,促进核心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徐可强无比坚定地在台上强调。
当然,对于一个在1956年品牌价值就达到141.48亿元,位居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排行榜北方类第一名的酒企而言,徐可强也清楚地认识到,西凤酒“由于历史的、体制的、机制的和观念上的种种原因,发展已经落后其他名酒企业很多,差距很大。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复兴西凤四大名酒地位,重回中国名酒第一阵营。”
数据证明,西凤人确实在为西凤酒的复兴而努力。
2011年,西凤酒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创下历史最好水平。2012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将突破8亿元,利税总额达到了2.5亿元,利润在1亿元以上,实现了西凤酒历史上同期最好的业绩。
投资热持续
白酒,被资本看好,已是事实。
“目前,行业内外资本、海内外资本都对中国白酒行业均十分热衷,其直接原因是毛利润比较高。”糖酒会期间,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副总经理杨成刚对媒体表示。
据杨成刚介绍,国内白酒类上市公司共有14家,这些公司去年业绩都有60%以上的增长,发展态势非常健康。目前,已有5家企业进入了100亿的行列。
而发行“白酒理财产品”的模式,不仅被资本看好,还被80%以上的酒企看好。对西凤酒发行“国典凤香”50年的意义,肖竹青没有说错。
糖酒会期间,西凤酒与交易中心的合作被多次提及,有更多的酒企打算“尝鲜”,也有更多的交易中心打算运作“白酒理财产品”。
“继西凤酒之后,我们将要发行一款古井贡的产品;很快会有红酒产品上线,而且,红酒产品绝对会给投资者带来惊喜,价格非常适合投资;还有很多酒企在跟我们谈合作。”李雯峰对新金融记者说。
据新金融记者采访获悉,汾酒等诸多酒企正在与交易中心洽谈合作事宜。而其他酒类交易中心也均在酝酿着自己的白酒理财产品。
而国内另一酒类交易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也对新金融记者透露:“大概在5月份,也会有酒类产品发行,而且是全球认购。”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句话放在白酒投资领域,一样适用。
“交易中心参照了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的做法,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李雯峰说,“交易中心不仅与酒厂直接合作,而且还在每款酒品上市时进行全额投保,委托银行对客户资金进行监督以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
对于交易中心的定位,李雯峰更愿意用“中小投资者的守门人”来界定。“交易中心只为酒企和投资者提供平台,这种做法也有利于白酒行业的规范。”而营销专家肖竹青,则对交易中心的商业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多种场合提及。
在肖竹青看来,交易中心的商业模式是携程模式:携程承诺介绍1万客人来住宿,要求住宿打五折;再承诺旅客,预订就打五折。交易中心同样如此:向酒厂一次现金买1亿的酒,不要进场费开瓶费,要求5折;然后交易中心告诉投资人,来交易中心买酒可以5折保真优惠。由于买酒人非常多,酒品首次申购又只有8%的中签率,所以很多投资人只能去二级市场购买;这样一来,中签者至少有1倍升值空间。
“通过规模采购,投资人即可以实现,半价买名酒、所认购的酒还有一倍的溢价空间。”肖竹青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