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竞争的背后,市场趋向何处发展?
书画艺术品市场自改革开放的短短几十年,发展到今天,画廊、拍卖公司、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已经遍布各地。目前全国有拍卖公司600多家,竞争几乎进入到了白热化状态。艺术品市场的大繁荣更进入人们的投资视野,包括一些基金机构、金融机构等,都在介入艺术品投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的飞跃也使中国成为世界艺术品拍卖中心。以前,伦敦和纽约是世界艺术品拍卖中心的两个权威地方,后来由伦敦、纽约转到香港,近5年来,北京、上海也发展得很快,现在是香港、北京、上海三足鼎立,去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拍卖额度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亚洲老大。所有的这些数据都足以说明中国现在市场繁荣背后面临激烈残酷的竞争。
不仅传统的拍卖行、画廊等实体机构面临激烈竞争,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更是将这种竞争数字化,传统的书画交易如今已有明显向网络化、虚拟化转移的趋势。互联网正逐渐将书画艺术品市场整合成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一件书画,在纽约拍卖还是在北京拍卖,几乎都可以在同一时间通过点击鼠标完成,天南海北、世界各地的买家卖家同聚一网,激烈竞争的同时,市场之间的价格差逐渐被抹平。过去通过从海外市场买书画然后拿到北京获暴利的投机现象,很明显地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互联网一个藏家想买艺术品,不论在哪里,实质上就是你必须比全世界买家出价更高才行。各大拍卖公司如今都已重点发展网络平台,世界级的互联网艺术品平台也纷纷入驻中国,未来的市场竞争可以料到会更加多样化和白热化。
诚然,2012年的春拍市场一开门就不被看好,但激烈竞争的形式已经渐见端倪。占艺术品市场七成以上份额的中国书画成为首当其冲的调整对象。北京艺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蒋伟表示,目前社会投资需求依然庞大,资金并没有出现整体性紧张,不必对行业前景表现得过于悲观。甘学军表示,市场“遇冷”正是拍卖行练好内功、改善内部管理的机会。中国的书画市场整体上的竞争正促进书画拍卖市场回归重视公平交易发掘艺术价值的本质。从国家层面来讲经济危机下的激烈的艺术品市场竞争,也促使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法律法规和管理的完善,如文化部推出“中国诚信画廊”品牌行动,《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等具体措施的正式实施,表明今年的书画市场将逐渐进入了公平、公正、规范的“标准时代”。而经济方面,房地产限购、股市震荡等对艺术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因为艺术市场吸引的资金量总体不会太大,加之国家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艺术市场会在震荡中起伏发展,前景看好。(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