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就是建立以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博物馆为龙头,各专题陈列馆为支撑的抗战博物馆群。
重庆商报:对民办博物馆是否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
程武彦:重庆目前的民办博物馆有6家左右,还有部分民间人士在筹划建馆,发展空间很大。但博物馆不是一个盈利项目,博物馆的运行靠自身赚钱是不可能的。像成都的建川博物馆群,就是有樊建川自身的房地产事业在做支撑。在重庆,政府有一些支持,但是力度还不够,我们正在研讨相应的帮扶政策。
抗战文化遗址 今年将陆续开放20余处
重庆商报:重庆的文化遗产有什么特点?
程武彦:重庆的文物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均匀性非常好,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时期,基本上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能串得起来。
重庆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抗战文化正在引起国内和国际关注。重庆是中国抗战四大名城之一,不仅自己抗战,还支持全国抗战,是远东反法西斯的中心。
另外,重庆文物的社会影响巨大。比如,重庆的红岩精神,在全国都宣传得非常好。红岩联线去年人流量达到700多万人次,在全国红色旅游产品中绝对是第一品牌。
重庆商报:抗战文化遗址接下来的开放安排是怎样的?
程武彦:由于战时的特殊环境,绝大多数抗战遗址为简单的砖瓦、土墙。而重庆潮湿的气候使土木结构建筑极易受潮、虫蛀、腐朽。经过70多年的日晒雨淋、鼠灾虫害等破坏,加之年久失修失管,许多已残破不堪,必须抓紧抢救。2012年我们将修复保护125处。目前免费开放了20多个,今年还会陆续开放20余处,将形成一个抗战遗址系列。
白鹤梁钓鱼城 或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重庆商报:重庆目前有哪些项目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
程武彦:今年国家要求重新拟定申报的世界遗产名单,重庆报了白鹤梁水下题刻馆和合川钓鱼城,申报材料已经递上去了,估计年底前会出结果。
从遗产价值的角度看,白鹤梁题刻、钓鱼城古战场遗址申报世界遗产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白鹤梁,它的历史价值是没有争议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拥有1200年历史的古水文题刻,而且保护形式很好,是全世界第一座非潜水到达的水下博物馆。
重庆商报:你对文化遗产的原址保护怎么看?
程武彦:原址保护是国际公认的最好方式。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无奈的情况。比如前年4月才发现的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它是南宋时期四川制置使余玠的衙署遗存,明清时期的衙署遗址又叠压其上,该遗址是重庆已发现的等级最高、价值最大的宋代建筑遗存,内涵丰富。但它处于寸土寸金的主城核心区,保护与展示的难度较大。我们目前正在努力想办法原址保护修复。
文物鉴定站 力争3年内建成投用
重庆商报:重庆在文物保护上的技术水平如何?
程武彦:在文化遗产保护上面临的技术问题,对重庆乃至全球来说都是一个难关。对文物的保护,不是用水泥随便糊一下那么简单。比如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修复,是全国的专家在联合攻关。
但这两年重庆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重庆没有一家甲级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8家,“十二五”期间争取达到10多家。
重庆商报:重庆为什么目前还没有文物进出口鉴定站?什么时候能建立?
程武彦:所有走出国门的文物都要经过鉴定。但目前在西南地区,只有云南和四川有鉴定站。去年大足石刻外出办展览时,我们都是请专家鉴定后才立项。
国家规定,要成立这样的鉴定站,至少要有7名拥有资质的专家,要经过培训考试才能拿到资质。我们争取在2015年以前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