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于锦江在长春与齐家一位长辈坐到了一张席面上。他听对方讲起见过很多伪造的齐白石作品集,更多的是从没给过齐家一分钱的正规出版物,“一开始参与这事,第一是为了打击假的齐白石作品,不知道谁画一个,放到画册里就说是齐白石的。”于锦江说。
于锦江找到相熟的吉林维国律师事务所主任金南日,共同作为代理人,帮助齐家解决版权问题。他说,那时自己还“比较单纯”。
回想当时情景,金南日对《了望东方周刊》说:“明摆着出版社侵权,齐白石又是名人。”他觉得,代理齐家的版权官司,对于一名律师肯定是“名利双收”。
那时,他的律师所一年收入100多万元。
如今说起当年的决定,齐秉颐坚称,是被于锦江“忽悠”了---当时他对追索版权还有犹豫,一番恳谈,几个人都觉得“朗朗乾坤”,这样是非明显的事情又能起什么波澜?
金南日此前打过一些商标官司,也没费多少周折。“一开始,齐家就跟律师说,首先要注意社会影响,毕竟是齐白石的后代。一定先沟通,实在不行再考虑打官司。”
可是后来呢?
“把律师都整激了!”语气温和的金南日,突然来了句情绪丰富的东北话。
条件什么时候成熟
根据法国研究公司Artprice的报告,张大千和齐白石分别以5.067亿美元、4.451亿美元列2011年全球拍卖总价最高的艺术家前两位。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和西班牙名家毕加索以3亿多美元位居三四,徐悲鸿以2.129亿美元名列第五。
其中,2011年5月,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人民币、约合6550万美元成为年度拍卖价最高作品。齐白石作品自2009年开始攀高,2010年有8次作品拍卖最终以3000万至8000万元人民币落锤。
其中《可惜无声》册页,1995年在翰海第一次推出时以180万元成交;2000年,在苏富比(微博)以301.4万元成交;2009年在北京保利第三次露面,拍出9520万元。
不过,拍卖价格再惊人,也是炒家、藏家的游戏,与作者无关。而按照相关法规,无论作品藏于何人,著作权始终归属作者。因此,只有版权收益才能直接体现艺术和艺术家的价值。
而在艺术品授权市场上,安迪。沃霍尔是世界冠军,年收益达数亿美元。比如他著名的《自画像》,2010年以3200多万美元拍卖。而如果要在画册、生活用品等处使用这幅画,则需要另外向画家支付版权费。在1987年他去世后,这项收入由安迪。沃霍尔基金会管理。
而齐家在2007年启动版权诉讼前的40年里,只是于1981年自中央美术出版社收到过一笔1170元的“稿酬”。
这张发黄的手写纸片现在还被齐秉颐精心保存,“那时出版社的领导还都是见过老爷子的,还有几分薄面。”齐秉颐说,他心里一直惦记着版权这事,但是“条件还不成熟”。比如1990年才有了《著作权法》。
到2000年,他觉得,这事可能“有门儿”。“不用那么费劲,去出版社一谈,或者发个函。人家一看,哟,我出了多少本齐白石的书,就该给齐家多少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