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企业合作保护暂停
为了盘活旅游资源,提高文化品位,加大对文物资源的保护,政府准备与当地知名企业樟树湾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和保护雷祖祠这一旅游资源。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双方合作了一段时间,樟树湾公司也投入了近千万元在雷祖祠前修建了一个广场。但现在双方的合作已经暂停了。
说起合作暂停止的原因,谢元卿分析说,目前雷祖祠保护的一个困境就在于此:一方面严重缺乏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企业投入资金进行开发保护也被叫停。“文物单位怎样才能管理好,可以探讨,并不是说完全不可以经营合作,不是承包,可以合作经营。”
拿到保护基金必须有一个程序
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表示,这里有一个误区,国家文物局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有保护基金,而且不少。但要拿到这个基金,必须有一个程序,先找一家具有文物保护勘察设计甲级资质的单位做一个大纲,做大纲一般都是免费的,根本用不了100万。这个大纲内容包括如何做保护规划,修缮需要多少费用等,是一个预算。
之后,把这个大纲交给业主单位,上报给省文物局,省文物局根据大纲和具体情况,来决定给文保单位的拨款数。每年会有一次立项,立项后就可以直接拨款,而且这个环节也不需要费用,但需要保证拨款下发后,与做大纲的单位签订合同,委托其做保护规划。所以,雷祖祠想得到拨款钱,并不需要支付巨额保护规划费。
况且保护规划费用是按面积来算的,雷祖祠估计不需要50万就可以做规划。特别是对于抢救性修缮,甚至可以直接上报。而且,整个环节也不需要当地政府出资。
现在广东省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具备做大纲资质,而且这种制度在2010年就已经实行了。
简介:雷祖祠位于广东省雷州市,是粤西地区现存的最大的祠宇建筑。祠堂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是纪念唐代首任雷州刺史陈文玉的祠堂。五代后梁时迁今址。五代(南汉)大有十三年(940 年)重建,南宋至清屡有修葺扩建。现存祠宇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钟楼、 鼓楼、前殿、后殿等,为明、清遗构。主体建筑为后殿,面阔17.16 米,进深14.92 米,脊高9.68 米,硬山顶。祠内还保存有宋、元、明、清碑刻30 余块。
无力做规划经费悬而不拨
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申请国家的文保经费。雷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文保单位申请经费有一套严格程序。特别是国家级的文保单位,一定要经过国家文物局,每年省的文化厅、文物局都有一个经费申请通知,只有省级保护单位以上,或特别有价值的省级保护以下单位,才有资格申请。申请的类别也有严格规定,省文化局受理讨论后,再跟财政部门一起向国家文物局上报。
谢元卿说,要想领到国家文物局的拨款是要有名目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申请维修拨款。但必须要经过国家有资格的古建筑专家做规划才可以申请。“但是要请一个有国家资格的专家来规划,至少花费60万元。凡是超过50万元的,必须投招标。建筑工程可投招标,但文物保护项目,全国就只有几家单位有资质,项目小无法吸引他们前来。所以一直没办法启动。”虽然雷祖祠有专款维修经费,文物局也已立项,但规划未做无法拿到几百万元的维修经费。
江西文保中心古建筑工程师许涛曾经到雷祖祠现场进行查看,并做过前期的规划设计。许涛说,他们收取的设计费用一般是申请报价费用的3%~7%。他之前去给雷祖祠做过规划设计,但后来没有了下文,规划就搁浅了。做文物规划,一般都是业主自筹,加上一部分政府补贴。
根据他的现场观察,雷祖祠总体结构安全,但是很有必要做保养性的维修。如果连保养性维修都开展不了,长此以往,肯定会产生很大问题:比如房屋漏水,如果不及时修补,木头会腐朽;一些临时建筑需要拆除,包括员工住的类似工棚的红砖房宿舍,乱拉电线等现象,一来有安全隐患,二来与古建筑格调不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