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耿彦波之于大同极为相似的是,现任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面对的是一个同样具备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却“又破又旧”的城市
站在施工围栏外,开封市民孙达时看着鼓楼复建的效果图,想象着自己所站的地方正处于图中哪个位置。
“鼓楼复建是很多开封人期待的。只是工期才200天,从2012年4月23日到11月28日,能不能重现鼓楼样貌,有些担忧。”孙达时对《了望东方周刊》说。
他觉得,开封老城区这几年一直变化不大,确实需要改造。“那么多棚户区,市政设施落后,居住条件差,既是老百姓的心病,也是政府的难题。关键是怎么改,说是打造北宋汴京,这到底有多少可能性,又能给开封带来什么?”
民间疑虑未消时,一则“河南开封千亿豪赌:4年重造北宋汴京”的新闻引来各界对开封老城改造规划密切关注。
“两改一建的工作今年上半年才开始启动,尚无明显成效。说得好不如干得好,我们希望做出些成绩之后再向外界详尽透露。”开封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
河南开封并不是造城行动第一家。江苏省金湖县2011年在城南新区规划建设尧帝古城,总用地面积1050.3亩,预计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10年2月,河南省南阳市宣布将利用10年时间,打造文化卧龙岗“诸葛茅庐”;2007年4月,江苏睢宁县将复建下邳古城,并打算通过10 年左右的时间,将下邳古城打造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汉城”。一系列复建古城、打造新城案例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大同。
2012年底,大同古城将全面合龙。几年来,对大同复古造城运动的争议不绝于耳,如今,开封再次因相似的新闻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大同复建古城之路
山西大同曾有着2300余年的建城史,在计划经济时代因煤而兴,创造过夺目的辉煌,但近20多年却日渐式微。2008年2月,以热衷城建闻名的耿彦波上任大同市长。据媒体报道,调研仅10天后,耿彦波就拿出自己的城市改造规划,耗资上百亿“再造古城”。 在他的构想中,老城内的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以恢复传统的城市格局。
造城之路并不平顺。2009年8月18日,《科技日报》刊文首次披露大同市云冈景区在建工程,随即引来国家文物局的调查。该工程于当年4月开工,按照耿彦波的要求,本应于9月份完工。
国家文物局调查组认为,云冈大景区建设项目中,人工湖、仿古商业一条街、窟前道路和广场等项目,均在云冈石窟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未依法履行审批程序,违反了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违法建设工程。
尤其是人工湖项目,成为调查组质疑的重点。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克忠认为云冈石窟的岩体极为脆弱,“最怕水,尤其怕干湿交替,一吸收一蒸发,岩体就容易剥落。”87岁高龄的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更直斥此项工程“简直是胡闹”。
风波之下,工程很快被叫停,耿彦波随即赴北京做沟通解释工作,最终工程方案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云冈景区的人工湖停建。但此次波折并未让耿彦波打造一个新大同的宏大构想搁浅,云冈景区的改造仅是他构想中很小的一部分,当时古城城东处一面崭新的古城墙正在矗立中,而耿彦波设想的是,用三四年时间,把四面城墙全部恢复起来,每面1800米,总计7.2公里长。城墙外宽10米的护城河也将重现。
这依然不是耿彦波构想的全部。在他所称的“名城复兴工程”中,古代文物的修复是另一个重点,需要修复的有代王府、华严寺、善化寺、文庙、帝君庙、法华寺、关帝庙等等。他要修复的不仅仅是单体建筑遗存,而是恢复当年的整个建筑群——其中的许多部分早已烟消云散,这也是国家文物局质疑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