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隐蔽
可能是训练有素的长安团队开凿
“商洛7个县区已找到4232座崖墓,其密度在全国来说都是罕见的。”我国的崖墓从汉代开始到南北朝以后逐渐消失,商洛崖墓却从西汉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商洛崖墓最早出现在西汉晚期,一直持续到现在,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从崖墓分布的现状看,商洛崖墓还是我国西北边缘崖墓遗存最集中和数量最多的;它历代开凿的独特性也是全国少见的。
9月3日,记者从商洛市文物部门了解到,目前商洛崖墓的研究已从断代课题转至对墓主人的探究。
“墓主人很有可能不是商洛当地人,而是经济较为发达、生活较为富裕的古长安城里的富贵商贾,崖墓甚至可能是贵族墓地!”据王馆长介绍,以当时的生产力、财力和人力而言,这种规格的崖墓绝不会是居于商洛的先人们为自己开凿。考古发现商洛的汉代崖墓有个普遍的特征——非常隐蔽,崖墓周围几乎没有人类活动所留下的痕迹。
王馆长认为:“按照当时的生产条件,开凿崖墓这样浩大的工程,能在没有留下生活痕迹且短时间内完成,实在是不可思议。由此可以推断商洛汉代崖墓的开凿者,很可能是一批训练有素、以此为生的专业队伍。而这批队伍极有可能也来自当时的经济中心——长安城。另外从出土的陪葬品等物件上也可初步确定。”(华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