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本溪发现距今50万年古人类遗址

本溪发现距今50万年古人类遗址

2012-10-10 16:46:49

  你见过百万年前的犀牛吗?

  你能想象出近百万年前的动物留下的牙齿化石吗?

  你知道什么动物的粪便能成为化石留存几十万年吗?

  本溪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再次发掘两个多月来,国家和省市县的专家们已经发掘出各类古生物骨骼、牙齿化石上万件、还有上百件古人类的石制品。

  最令专家们兴奋的是,他们发现了距今将近50万年可以初步确定为古人类用火的火塘遗址。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罗志刚告诉记者,能控制火、用火加工食物,是人类踏入文明的重要标志。

  用火塘烤肉用石头砸骨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傅仁义教授曾经参与过上个世纪庙后山遗址刚刚发现时的发掘工作。

  他说,那个时候发掘出来的用火痕迹都是零星的炭屑、烧土块之类的。

  而这次考古学家们在上次发掘点的东面发现了一整堆灰烬的遗迹!

  罗志刚告诉记者,从现场情况看、分析,灰烬所在的地点就是个火塘,底层铺了一层石头,是洞内就地取材的灰岩,说明这是人为控制的,火塘边还有很多烧骨。

  罗志刚说,这个火塘遗址是和前次发掘处于同一年代地层的,根据前一次的测年结果,距今大约在30万到50万年之间。火塘的出现,代表着当时的人已经会用火把肉烤熟了吃;碎骨则说明当时食物匮乏、吃肉后他们还要砸骨吸髓。

  而在洞口处年代更早的地层里他们还发现了零星的疑似炭粒,已经取样送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检测,如果能够确认,庙后山古人类生活的年代将可能被提前20万年。

  傅仁义说,罗志刚曾参与过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实践经验非常丰富,这次一发现有疑似炭粒,马上停止发掘,仔细观察分析其周围散布面积和灰堆厚度,确认这是人类用火遗迹,而且是集中用火。

  东北人是土生土长的吗?

  西方学者从遗传学角度计算说我们是从欧洲或非洲迁移来的,时间是距今六七万年到四五万年,真的是这样吗?庙后山发掘又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关莹告诉记者,他们是7月25日布方进场的。

  所谓布方,就是用绳子把准备发掘的地点纵横圈起来,一般以1平方米为一个发掘单元。

  考古人员在山下一户农家租了房子,自己在村里买菜,由房东帮忙做饭。

  关莹说,他们每天早上7时30分上山,中午11时30分下山,下午再从1时半在山上呆到5时半。

  晚饭后就在农户院子里整理标本,把发掘到的动物化石和石器等清洗、记录、装袋。关莹说,在清理前次发掘的回填土中,考古队就发现了100多件石制品,其中也有少量石器。而在原生地层中,更是有大量的古动物骨骼、牙齿化石发现。

  关莹希望能在这次发掘中发现更多更早的古人类活动的遗迹,比如人类化石或是石制品、火堆灰烬等人类遗物,把东北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年代提前,“石器是最容易确定的标志物。 ”

  关莹说西方学者的观点认为中国北方过去气候环境恶劣,现代人是六七万年前从欧洲、非洲迁移过来的。而现在的庙后山人最保守的估计也在30多万年前,有可能就是现代东北人的祖先。

  如果发掘能够发现化石或其他证据把这一年代再提前,东北地区就可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至少可以说明东北人不是从别的大陆迁移过来的。

  洞里“客厅”“书房”全都有

  • 相关阅读
  • 西安阿房宫遗址上将建公园

      阿房宫遗址公园及周边区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评审会10日在西安举行,标志着阿房宫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在10日的评审会上,来自国内外的7家规划设计团队,针对阿房宫遗址公园的核心地带及...

    时间:10-10
  • 阿房宫遗址公园保护建设工作启动

      被称为“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不日将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重现。昨日,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区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评审会在西安举行,标志着阿房宫遗址公园保护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未来这里...

    时间:10-10
  • 辽上京考古发现辽代皇家佛寺遗址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日前获得重大发现,在刚刚清理出的3座辽代始建塔基中,已确认一处为辽代皇家佛寺遗址。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辽上京考古队队长董新林介绍,本...

    时间:10-09
  • 我市两处遗址成为省党史教育基地

    近日,省委党史研究室授予全省21处革命遗址“党史教育基地”称号,我市商南县烈士陵园、山阳县袁家沟革命遗址名列其中。 ...

    时间:09-26
  • 《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审批

    9月11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召开了《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专家评审会。...

    时间:09-20
  • 西藏卡若遗址保护规划考古发掘取得初步成果

      记者从昌都地区文物局了解到,由四川大学考古系主持开展的卡若遗址保护规划前期考古发掘勘探工作在考古测绘、钻探和发掘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果。  卡若遗址位于昌都镇以南约12公里、澜沧江西岸卡若河出口的二级...

    时间:09-10
  • 郑州朱寨遗址发掘显示仰韶文化已现贫富分化

      考古人员在对郑州朱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完整、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为研究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的社会形态、文化面貌等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  主持考古发掘工作的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刘彦锋介绍说,在...

    时间:09-10
  • 广西北海抢修重要文物使古老遗址换新颜

      广西北海市文物局已启动2012年北海市抢救维修重要文物工作,北海天主堂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贞德女校旧址、会吏长楼旧址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将旧貌换新颜。  据北海日报报道,多道长长的裂痕从墙体穿过,屋顶...

    时间:09-03
  • 西安争议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模式

    8月末尾,西安细雨绵绵。沿着未央区朱宏路西侧一条不知名的小路前行,两旁村寨一切如常。...

    时间:08-31
  • 辽上京遗址考古发掘出万枚铜钱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正在对辽上京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近日,发掘出万枚铜钱。  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主要是对辽上京城的制高点,即皇城西南角的西山坡建筑遗址...

    时间:08-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