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古村落十年消失90万个保护先行迫在眉睫

古村落十年消失90万个保护先行迫在眉睫

2012-11-28 16:25:32

  古村落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在农耕时期,中国有40万座村落,每一座都是一部装载厚重历史的典籍,可是没等到我们去仔细品读它、研究它、传承它,这些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古村落,这些传统社会架构的基本单元就在城镇化、商业化的过程中渐趋湮灭。

  在2000年时,中国拥有360万个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70万。也就是说,10年间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这个数字令人咋舌。而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

  古村落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其首要价值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这既表明古村落保护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也道出古村落保护的要义所在。虽说大多数古村落不是名人故居,如果不能开发利用,那么保护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但“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不是单纯将原有的古村落围起来打造成景区,而是在保护原有资源的前提下,活化民俗,深入挖掘景区的旅游功能,将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发挥到最大。冯骥才早在2003年亲自设计保护方案、抢救的山西榆次后沟古村是中国第一个古村落保护的样板。在这个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后沟古村,观音堂、关帝庙、古戏台、张氏祠堂等古建庙宇依旧完好,三进、四合院落和酒坊、醋坊、豆腐坊、香油坊、米面坊等生产作坊,再现了村民们自给自足辛勤劳作的情景。(人民日报)

  • 相关阅读
  • 关于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的思考

    古村落古民居的整体保护大多处于自发状态,相当一部分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古建筑物进行挂牌保护。...

    时间:11-23
  • 中国古村落的文物争夺战

      在北京通州区一个不起眼的院落里,有几间总面积接近足球场大小的仓库,里面摆满了从全国各地农村搜罗来的古旧家具、农具和各类饰品,市场价值不少于2个亿。  类似的仓库,《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在上海的青...

    时间:07-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