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老油画的价值长期被低估

老油画的价值长期被低估

2013-01-28 14:38:54

  伴随着当代艺术泡沫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兼而齐白石、李可染的国画巨作在拍卖场上动辄以数亿元价格成交,老油画行情时下显得意兴阑珊。但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油画市场虽“重今薄古”,老油画的价值长期被低估,但是,慢工出细活,如今拍卖市场的调整未尝不是老油画的发展契机。

  中国油画的“Old Master”

  西方油画史上的“Old Master”被译为“老大师,早期大师”,通常是指18世纪以前的著名画家,诸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文艺复兴三杰,这些“老大师”既有卡拉瓦乔、波提切利、委拉斯贵兹等著名画家,也包括那些在美术史上有一些线索但名气却不太大的艺术家。中国油画的“Old Master”则是人们对清末以至民国时期将西画东渐的中国油画艺术家的称号。

  中国早期油画俗称“老油画”,指的是在民国时期留洋或在国内学习油画的艺术家的作品。狭义概念是指中国油画家1949年之前创作的作品,即民国油画,从广义上来看,凡1966年文革之前创作的油画作品均可列入早期油画范畴。

  从1887年第一位到西方接受美术教育的油画家李铁夫算起,,第一代油画家成长于20世纪之初,他们远涉重洋学习西画,是现代意义上中国油画的奠基者。其中留法的有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常玉等人;留日的有李叔同、陈澄波、陈抱一、关良、关紫兰、汪亚尘等人。第二代油画家多师承第一代,创作盛期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的甚至跨越文革一直延续至今,包括吴作人、董希文、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闵希文等。按照较为通行的观点,文革以后,则产生了与早期油画分野很大的“红色时期”油画、“写实主义”和“当代艺术”油画。

  徐悲鸿“伪作”波澜

  “老油画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瀚海拍卖公司油画部主管柴宁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油画的收藏人群比国画少,老油画比国画更难鉴定,真伪问题比国画更复杂,早期油画家的作品存世量不多,上拍的作品更少,市场认知度低。柴宁强调,真伪辨别是老油画收藏最大的难点。

  老油画真伪的辨认的确是个巨大的挑战,当时很多作品的风格都很相像,要分清是谁的作品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和文献资料佐证。上世纪80年代香港台湾许多买家掀起中国油画的第一波收藏热潮,引发大量出自专业画家之手的老油画赝品,这些赝品随着中国油画的身价日高正在大批回流,作品真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老油画”的拍卖。

  近年来,徐悲鸿两幅作品的拍卖就出现了这种乱象。

  2010年6月,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春拍中,以728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拍出了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和这个拍卖信息同时发布的还有“徐悲鸿长子徐伯阳与这幅画的合影”以及徐伯阳出示的“背书”。背书内容为:“此幅油画(人体)确系先父徐悲鸿的真迹,先父早期作品,为母亲保留之遗作。一年之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第一届10位同学以联合公开信的方式对这幅作品提出质疑,认为该画作并非徐悲鸿先生原作,而是他们当时的课堂习作。画家陈丹青则不认为这是一张伪作:所谓伪作应该是用心画出来的冒充徐悲鸿的画,还算是很认真的骗人,这个完全是拿了一张不相干的画指鹿为马。对于画中的人物,他感到很惊讶:“现在的人连最起码的比较都做不出来,这20年代和80年代的区别,江南小姐和北方丫头的区别都看不出来了。”

  2012年6月25日,一件落款为“徐悲鸿”的油画作品《九方皋》在上海宝龙春拍以8900万元的高价成交。关于《九方皋》的真伪以及相关图册验证的问题引发多方质疑。质疑方认为,这件所谓的徐悲鸿《九方皋》,从创作手法、色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落款笔迹等方面露出的破绽显而易见,买家仅凭“画框是原装”就认定作品为真品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拍卖公司在拍卖之前宣称作品曾为约翰·拉贝家族收藏,这种说法也是子虚乌有。

  • 相关阅读
  • 我国古代壁画保护有了国家级科研机构

      记者从甘肃省科技厅获悉,依托敦煌研究院组建的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日前通过国家验收。该中心是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唯一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立足中国面临的大量古代壁画和土...

    时间:01-28
  • 天价字画案拷问鉴定专家职业道德

      最近,一起“天价字画案”再次将中国当下的鉴定专家推上了风口浪尖——据报道:2009年,经鉴定专家刘岩“指点”,郑州朱云兄弟将家传《嵩阳汉柏图》以17万元卖出。隔年,这幅画却...

    时间:01-28
  • 陕西省书协35名正副主席:官帽满天飞

    正副主席35人,常务副主席就16名,秘书长2人,副秘书长10人……这是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最新一届的领导数量。...

    时间:01-28
  • 日本出土中国战国时期铜镞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冈山县冈山市教育委员会在挖掘保存有弥生时代中期村落遗址的“南方遗迹”(冈山县北区)时,发现了据推测是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纪末期中国战国时期制造的青铜镞。该铜镞刃部一分为...

    时间:0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