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情人节过去了,我们鄙视物化爱情,但是却愿意相信“爱永恒、钻为证”。无论是显贵精英,还是凡人百姓,都会借由钻石来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表达爱。但是,你知道一颗钻石从矿山开采,到最终戴在爱人的指上,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旅程吗
平均利润率300%~400%王静(化名)怒气冲冲地走出典当行。“估价怎么会只有2万多,当时买的时候将近10万块钱呀!”王静要典当的是一枚1克拉多的钻石戒指。“我看新闻说,这一两年钻石的价格涨得很厉害,增幅有30%~40%,我知道典当价格要比市场价低,但怎么也没想到只有原价的1/3还不到。”王静起初认为一定是典当行有问题,但又去了两家典当行之后,她彻底绝望了,因为3家的价格差不多。
王静说:“估价师说他们都是根据我这颗钻石的4C(即重量、颜色、净度和切工),对照近期钻石报价单的基准价,然后再乘以相应的折当率得出最终估价,因为超过1克拉,目前的折当率在六七成左右,还算比较高的,而戒托的价值基本是忽略的。”典当行的估价师说,就算她再购买一颗10万元的品牌钻戒,明天拿到典当行也只能卖2万。因为典当行无法典当“品牌溢价”,只能以钻石本身的价值为准,只有卡地亚[微博]等几个国际顶级珠宝品牌才可以适当提高估价。
“由于商业模式的局限和行业长期的定价规则,在传统钻石销售渠道中,实际售价至少是产品成本价乘以3.3~3.8,有的品牌甚至要乘以4或5。”全城热恋钻石商场董事长万子红告诉记者。
据万子红透露,传统钻石销售商(或品牌商)大多采取和百货商场联营的模式,商场一般要抽取营业额25%作为扣点,同时还要至少留取售价的42%作为品牌费用、销售成本以及利润,因为销售量小只能保持单件货品的高毛利率。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下,钻石的成本价也只占到钻石销售价格的33%左右,也就是说,一颗百货商场售价10万元的钻石,其成本价一般只有3万多,你付出的其余部分都是流通费用和品牌溢价。
钻石成本一点不神秘
2002年,以“钻石小鸟”为代表的网络钻石销售平台开始出现,因为抛开了品牌商、百货商场等中间环节,他们销售钻石的价格只有传统百货的五成到六成,第一次撕开了钻石行业的暴利面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国内像钻石小鸟、珂兰等成规模的钻石珠宝类在线B2C(商家对顾客)服务商已经有100多家,总体市场规模已接近70亿元人民币,约占整个钻石市场规模的5%。
低价是电商们最具杀伤力的利器,但是其弱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电商的发展主要受3个因素的制约:一是缺乏体验。钻石唯一用途是人类之间用来传达感情的物品,网络消费过程过于简单冰冷。二是信用环境制约。钻石单价很高,网络销售存在一定风险,目前电商销售的一般都是5000元左右的低价产品,大额的产品销售则一直都是瓶颈。三是物流障碍。货物有丢失或偷换的风险,责任难以界定。”中国著名战略和品牌管理专家、原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刘启明告诉记者。
电商自身其实也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所以纷纷建起地面体验店,而相当多的消费者只是在网站了解产品情况,最后还是去体验店购买。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钻石电商只能算是“伪电子商务”,因为线下收入明显高于线上。
2011年后,另外一种新的平价钻石销售模式开始出现,那就是平价专业钻石大卖场。这种大卖场与电商一样,摒弃过多的中间环节,以量大、低价形成优势。不同的是,这些卖场多处于繁华商圈,往往紧邻传统百货或就在其中,店面装修、购物体验对于消费者来说更胜传统百货,不仅店面巨大、装修时尚、货品繁多,更有一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但其价格基本与电商持平,只有传统百货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