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钻石和黄金一样都是标准产品,成本并不神秘,其出厂价来自于两部分,一是裸钻,二是戒托。裸钻的价格消费者可以通过4C由近期的国际报价单对照查询得到。而戒托,一般(素圈,18K铂金)就是500元~1000元,即使是豪华圈(镶嵌碎钻)最高不过4000元。”沃尔钻总经理王东海告诉记者。
现在很多消费者会拿着钻石报价单去挑选钻石,记者经过计算也发现,电商的价格已经基本接近通过上述方式计算出的成本价甚至更低。“钻石报价单只是一个基准价,一些能够大量采购的销售商还能拿到不小的折扣。”王东海说。
行业格局三分天下
虽然专业大卖场的销售模式出现不过三四年的时间,但是全国已经有百余家类似模式的“钻石商场”、“钻石宫殿”、“钻石超市”出现,发展的迅猛程度远超过10年前的电商。
“未来5年时间里,我们要在全国省会城市开35家连锁店,而且全部直营。”成立全城热恋两年,目前已经有6家商场的万子红表示。当然,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有了资本带来的话语权。2012年5月,全城热恋已经通过借壳“中国公共医疗”(08116.HK)在香港成功上市,并更名为“中国幸福投资”。
一个行业市场格局的变化势必会带来血雨腥风,而这场商战背后站着的是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国内外资本,他们才是钻石市场格局变阵的幕后推手,因为钻石市场无疑是非常诱人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成长性良好,因为规模庞大,即使低价依然有可观的盈利。
除了全城热恋,其他平价大卖场也都在积极地寻求扩张,比如,每克拉美的上市计划也在实施中。尽管全城热恋起步晚于每克拉美,但是上市成功却要早一步,“资本和市场往往只认可最早和最大的那一家,所以一定要快。”万子红如此解释开业一年就迅速完成上市的理由。
“应该说目前钻石行业已经在逐渐形成传统百货、专业钻石大卖场和电商三分天下的格局,至于更远的发展格局,真的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整个钻石行业正处在洗牌期,因为背后的资本之战已经展开了。”刘启明说。
三线品牌更难生存
尽管这是万子红首次对外宣布他的“5年35店”计划,但已经引起了业界不小的震动。“因为他们在大量备货,已经使得不少商家闻到了火药的味道。”一名不愿具名的钻石销售商说。
万子红认为,现在市场上只有两条路:一、你是最便宜的;二、你能成为消费者愿意为溢价买单的大品牌。大卖场和电商显然都在第一条路上,而“挤在”第二条路上的传统品牌们,要么挤进二线(中国在短时间内出现一线品牌的可能性还太小),要么灭亡。
根据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度,所谓一线品牌,主要是指卡地亚(Cartier)、海瑞·温斯顿(Harry Winston)、蒂芬尼(Tiffany & CO)、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宝格丽(Bvlgari)等国际顶级珠宝品牌;二线品牌则是一些知名华人珠宝品牌,大多来自于香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周大福[微博]、周生生、谢瑞麟等;而三线品牌则是一些国内的知名品牌,如戴梦得、瑞恩、周大生、千叶、天美,以及新晋的恒信、I DO等等,当然还有一大批区域性的知名品牌。
在整个传统百货业的渠道中,三线品牌目前起码拿走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而大卖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和夺取份额的主要对象正是他们。“我们计划切下的主要是他们手中的蛋糕,因为三线品牌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奢侈品应有的荣耀,但还要以奢侈品品牌的价格销售,这是不合理的,也不可能长久。”万子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