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怎样,在众多专家看来,今年普洱茶涨价潮与2007年相比有着既相似又不同的地方。虽然背后都有投资客的推动,但此次市场相对冷静,需求的推动明显。程永红更加认为,“普洱茶如今已经进入了新的上涨周期,这波行情应该还有空间和持续一段时间。”
[普洱茶涨价推手]
商人追求利益本无可厚非,但茶叶市场一度出现茶厂、茶商联合炒高茶价的现象。比如出厂价5000元/件的普洱茶几经转手,到了市场至少要价19000元/件。而成功做到这一点只要三招:茶厂、茶商联合谎称没货炒至天价后再放货;拍卖时假拍,卖家付费买家举牌抬价;高僧开光等概念炒作。
相对于炒高茶价,“做旧”更具技术含量。普洱被称为能喝的古董,很多人认定普洱越存越值钱。不法商人乘机利用各种手段将新茶变老茶叫高价。曾有业内专家介绍说,夸大年份、湿仓造霉味、加入化学药品是市场上最常用的做旧手法。此外,还有通过改换包装,将非品牌老茶冒充品牌老茶的作伪方式。
比如,一些不法茶商将茶品搬进云南、贵州等地湿度较高的溶洞,加速陈化,发酵霉变,希望借此炒作年份,造旧普洱茶,不仅违背茶叶内质自然氧化发酵规律,更让普洱茶失去保健功效,反而伤害人身健康。
这就很容易出现不明就里的投资者跟风“追高”,最后茶叶只能自己高买低卖或者干脆自己饮用。程永红如是说。而刘向阳则提醒说,最大的风险点就存在于一线品牌。“我们曾做过统计,一线品牌在品牌营销上将花费70%的资金,而产品本身只占30%;而二三线品牌,在品牌营销上只有20%的花费,产品本身资金投入则占80%”。刘向阳举例说,比如上个月某大牌茶饼叫价3万多,而这个月跌落8000元。
[投资风险]
储存条件有要求 套现渠道无保障
程永红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普洱茶毕竟要入口的,收藏过程中的品质保证很重要,如果收藏环境不合适,容易发霉变质,失去价值。”刘向阳补充说,普洱茶储存要求通风、干燥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茶叶有非常强的吸附能力,如不能妥善收藏,很容易沾染异味。
收藏茶叶的最终目的或在于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用来享用,或套现获取价值。而在套现渠道上,也时常有不可控的局面。“没有特定的回收渠道,收藏者通常需要在了解了市场行情后,遍寻茶商促成买卖。”这是茶叶收藏市场的普遍做法。刘向阳补充说,此外还有依靠拍卖途径来实现价值。
事实上不少收藏人士直指套现渠道的不完善,认为“回收价不及市场价”、“有价无市”“茶商不兑现回收承诺”等。如收藏人士华仔,2005年初,掷4万余元入手10件“××青”的普洱茶。茶商承诺可随时以市价进行回收。但事实上,华仔因缺乏基本知识,入手了味苦气霉的典型湿仓茶。原经销商拒绝兑现承诺回收茶叶。华仔最终转嫁自己的风险,以亏损2万多元的代价转手给了更加不懂行的下家。
[投资策略]
避免跟风炒作
广东省文化学会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建璋建议:首先要做好功课,可以向云南当地权威专家进行咨询或遍寻资料加深学习。在此基础上,以“认人认店”的方式选择购买。实在不能确认收藏价值时,寻找专家把关。慎听外围言论,尤其是海外的伪专家以避免跟风炒作。好的普洱茶至少需要满足原产地云南,品种大叶种茶,以及晒青的工艺的基本条件。在味道上可以分为顶级桂圆味、中档槟榔味,以及基本的甘甜味。如有霉味、异味不仅不值得收藏,连饮用都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