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毯价格逐年走高 市场投资意愿浓厚
藏毯是青藏高原上一种民族手工艺品,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样的艺术品出自编织者灵巧的手指尖,被人们称为指尖上的传奇。由于做工精细,质地柔软。藏毯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与波斯地毯、东方艺术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
目前,青海地毯企业生产的手工和机织藏毯有20多个系列,共上千个品种,产品营销网络不仅覆盖国内大中城市,而且还远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青海全省地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8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5.6%。而随着藏毯被更多人的熟知,它的价格这几年也是逐年上扬,有的投资收藏品甚至卖出了几十万元的天价。
青海台记者谢荣说,在这个藏毯展厅,我们看到有七副清代时期的藏毯作品,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了,5到10年前他的收购价只有几千元,如今也是一路飙升到几十万元。像我手边的这一件七年前他的收购价只有4000元,而今已飙升到30万元。
这幅纯羊毛藏毯编织于1969年,长3.1米、宽2.3米。由20名高级技师,耗用近两万个工时编织而成。上世纪80年代末,因为企业改制,这幅藏毯以5000元的价格卖出,如今它的价格已经上涨了300倍。
世界手工地毯协会秘书长张恒伟说,展会上当时60万 60万让人家买走了,现在毯子不见了,价格还在,现在应该是在150万以上。
巴基斯坦商人穆罕默德。可汗专门销售中国藏毯。他告诉记者,在国际市场上藏毯不仅是消费品,还是投资收藏品,藏毯的拍卖价格现在是逐年走高。
巴基斯坦地毯商穆罕默德。可汗说,老的藏毯拍卖在西方有些国家非常盛行,像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这些国家每月都会有一次拍卖活动,拍卖市场行情也特别好,基本上十年前买的一块毯子只有一万美元的话,十年后的今天就是20万美元
藏毯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密集成交,直接带动了我国藏毯工艺品的出口。 ##同期 中国藏毯协会副会长 陈学武 产品近几年在国际市场销往了3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德国、英国、法国市场,美国市场也属于一个大的消费。
藏文化和羊毛资源助推藏毯价格走高
国外拍卖会上为什么频频出现藏毯呢?据记者了解,除了藏毯具有独特的历史传承之外,羊毛资源的独特稀缺性,也让藏毯从以前的耐用消费品变成了艺术投资品。
青海台记者谢荣说,我身后这些挂毯都是羊毛质地的纯手工制作,它的编织技艺需要很高的艺术造诣,不是入行三五年的从业者就可以制作的,像这一副山水作品需要有10年以上的艺术创造经验,而人物肖像则需要15年以上的艺术功底。
青海藏毯艺人周孟祥说,手工织毯一点点非常复杂,像这一幅画一个人最少6到8个月,密度非常大,工艺非常复杂,脑子里要带着艺术效果才能把它织出来,把线染成几百种,一点点才能织出来。
56岁的周孟祥是青海藏毯编织技艺“泰斗”级的人物,从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手工藏毯的编织技艺,据他介绍,手工制作藏毯要历经设计、制版、编织、割绒、编穗等多道工序,而且艺术效果也更加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因此其价值远超机织藏毯。
青海藏羊地毯公司项目经理马新民说,就这一副机织就一千多元、两千元,这一副手工就要六七万元,甚至二十几万元、上百万元。
青海藏毯的羊毛来自西宁大白毛。西宁大白毛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2500—4000米高寒地区,其毛辫粗细均匀,底绒厚而致密,被国际地毯行业公认为编织地毯的最佳原料。不仅耐磨、柔软、而且使用年代越久,光泽越光亮。这些都让藏毯深受消费者和收藏者的青睐。虽然在艺术价值上,机织毯不如手织毯,但由于机织毯产量高、价格低,很适合成规模发展,因此青海正在转变只靠手工制作“一条腿走路”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