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中国文物造假与鉴定黑幕大调查

中国文物造假与鉴定黑幕大调查

2013-08-26 16:35:26

  除了鉴定本身遇到的难题之外,从事文物艺术品经营、出版及鉴定工作20多年的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对《了望东方周刊》说:“文物鉴定问题实际上是在不同层次、不同语境下、不同维度上发生的一个问题。”

  “如果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讲,就要从宽。已故的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先生曾说,看着30分、50分,就差不多判断是真的了。现在这个观点被文物界很多人反对,说太松了。可是不能说有的是假的就不保护了,我们先保护起来,让子孙再研究。谢先生当时的观点就是文物保护。”刘尚勇说。

  另一个角度是抛弃社会功利目的的学术研究,“这个就必须较真,到底是不是真的,学术研究还允许翻盘,今天说是真的,明天说是假的,后天又有了新证据说是真的,来来回回翻盘都可以。学术鉴定是不断趋向于真理,还原历史的真相。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否定之否定。”

  刘尚勇说,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的鉴定就偏重于学术鉴定,他的文章翻来覆去在变化,“学术鉴定,基本上可以总结为鉴而不定,一直在鉴定,但是永远定不下来,因为学术允许百家争鸣。比如故宫收藏的所有名画都被人质疑,但质疑不可怕,名作仍然是名作,丝毫不影响其价值。张伯驹向故宫捐赠的‘中国第一帖’《平复帖》,无论学术上怎么争论,它依旧是国宝。”

  此外就是市场鉴定,“市场是用估价来表明其看法的。如果特别真,就100分;比较真,90分;有点像,80分;或者有点影子,30分;等等。它是用价格的尺子来表明态度。像齐白石的画,贵的上亿,有的几十万。”刘尚勇说。

  他认为,从不同领域、不同的维度和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鉴定,“所以没有办法大家坐下来讨论所谓的鉴定问题,各自有立场,没有统一的标准,要分别研究对待和去把握,很大程度上不是法律问题,也就无法用法律去规范。”

  有没有必要对鉴定机构(专家)进行政府认证?

  现实中,文物鉴定难以在商业化和文物保护之间平衡,在巨大利益纠葛之下,假文物被鉴定为真、真文物被鉴定为假的荒诞实例屡有发生,且利益勾兑层出不穷。

  2003年,故宫博物院与嘉德拍卖行协议,以2200万元购买了一幅有争议的书法作品《出师颂》。《出师颂》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1945年后失落民间,2003年7月突然在中国嘉德2003年春季拍卖会上亮相,引起业界轩然大波。8月21日,时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肖燕翼公开承认,他和嘉德拍卖行周末拍卖部的肖洋是父子关系,舆论一时更加质疑故宫此次收购存在暗箱操作。

  2003年8月22日,故宫博物院举行《出师颂》学术研讨会,时任财政部教科文司文化处处长王家新对收购价格、收购理由和收购程序等作出详细解释,关于收购程序,王家新介绍,首先是故宫给文化部、财政部、北京文物局打报告,接着由专家对原件进行鉴定,判断评估其价格,后来动用了国家优先购买权从嘉德拍卖公司购得。

  虽然有澄清,但《出师颂》收购风波已然使得外界对于文物鉴定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而大量鉴宝类电视节目的诞生,更是将文物鉴定推上了风口浪尖。

  2012年5月,《天下收藏》节目组将王刚6年里砸掉的315件民间持宝人带来的、被节目组专家团鉴定为赝品的“宝贝”碎片拼贴,与首都博物馆馆藏真品对比展出。展览到8月,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先后带30个专家和收藏者,看了5次展览,得出的结论是:王刚砸掉的90%是真品,其中30%是珍品。

  对于“错砸”,《天下收藏》制片人韩勇表示,节目专家由专业机构的专家、拍卖公司的高级从业人员以及高端艺术品行业当中的经纪人等三部门组成。“我们拿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疑难器物,对于鉴定结果我们是完全可以负责任的。”

  • 相关阅读
  • 打击文物造假的正道是跟踪真品

    两个多月前,雅昌艺术网发表了一份《地下作旧产业调查》,并附了一张“中国文物造假地图”。...

    时间:05-18
  • 文物造假六法揭秘

      1  仿制古陶 药浸尿泡  一般来说,造假分为两步。第一步,就是要把东西按照原样造出来。以瓷器为例,为保证和老瓷的成分一样,仿造者们在原料环节就下足了功夫。“做瓷胎用的瓷石就是安徽祁门太后坑的,...

    时间:04-12
  • 文物造假产业链调查:专家与文物贩子联合骗买主

      3月,一专业网站发布《地下作旧产业调查》,文物造假再引关注。洛阳的南石山村、烟涧村等被“点名”。其中,南石山村以唐三彩“重灾区”出现。  南石山村目前有70多家仿制唐三彩的手工作坊...

    时间:04-05
  • 文物造假从业人员10余万 年收入超百亿

      古玩市场上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双蓝圈,六字款,不是河南就是老陕,买得多,遭得惨”。意思就是说,目前在古玩市场上所谓的“明清官窑瓷器”,其实基本都是来自河南、陕西等地的新仿瓷...

    时间:03-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