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大黄鸭在北京园博园永定河水面正式下水,掀起市民观赏、拍摄热潮。
“宽嘴大黄鸭到北京变成了尖嘴?”众多细心游客发现,大黄鸭好像不太精神,皮肤发皱、嘴巴尖尖朝下嘟,显得颇为“委屈”。而此前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展出的大黄鸭,则宽嘴憨态,萌态可人。
“为了不给全聚德抓走,必须假装是只鸡。”有网友调侃道。
据了解,在世界各地亮相的黄鸭,都遵循大黄鸭设计者霍夫曼的设计图缝制而成,大黄鸭在没充气前,按数字标示依序缝制。
“制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小瑕疵,我们已连夜调整。”昨日,大黄鸭版权引进方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回应称,前日大黄鸭首秀时未能展示出最佳效果,是因当日阵雨天气影响而充气不足,在大黄鸭身上的调整和测试不够理想,以及制作工艺瑕疵,导致大黄鸭看起来“皱皱的”,很委屈。
“特别是鸭嘴部分,是制作单位没有根据图纸要求拼接而导致的错误。” 曾辉称,当发现大黄鸭嘴部变成尖嘴后,制作单位组织了数十人的维护团队,在前晚连夜将大黄鸭放气,并重新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将嘴部200多片材料重新拼裁。
曾辉称,好的设计如果没有好的制作,就不能够展示出最终的理想效果。经过“连夜修正,目前,已达到了标准状态下的大黄鸭效果”。(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