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品茗聊天

文物修复的筹钱渠道宽了

文物修复的筹钱渠道宽了

2012-03-23 16:37:54

  阅读提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物浩如烟海,但在岁月流转中,能保持完整且精美者数量有限。历史遗珠有待我们拂去蒙尘,修复原貌。然而,文物修复数量大,难度高,修复工作不以成本和收益计,单靠政府财政,难免有独木难支的无奈。

  上海博物馆在对交龙纹鉴进行修复中,首次尝试引入社会资本,效果立现:购买先进设备,修复速度加快,16年的期待将于今年完成。上博的尝试,或许可以为那些备受资金困扰的博物馆带来发展新思路。

  技术难题无法解决,16年修复时断时续

  上海博物馆20日宣布,青铜器交龙纹鉴有望于今年年底完成修复,在上海博物馆60周年馆庆之年以完整面貌呈现——这将是上博引入社会资本助力文物修复的首个成果。

  上博馆长陈燮君介绍,青铜鉴出现于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多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20世纪90年代,上博原馆长马承源从香港购回此件青铜鉴,因为没发现铭文,上博专家们便以其独特的交龙纹纹饰加以命名。交龙纹鉴入藏上博已有16年。16年间,修复工作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展开。

  上博青铜器修复组组长张光敏1996年即接手交龙纹鉴的修复工作,他介绍,该器物疑似盗墓者从山西盗得,之后辗转流入香港市场。其形制之大,器壁之薄,破碎之严重,缺损面积之大,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修复难度最高的一件:“修复这件青铜鉴的工作包含了青铜修复技术的全过程,这是很少见的。而且,因为它很薄,要把平均厚度仅1.5毫米的89片青铜器残片拼接完整,最薄处才1毫米,因此每一步工作都很有挑战。”

  “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困难,就宁可搁置起来,等考虑成熟了再继续修复,绝不敢冒冒失失去拿文物做试验品。”张光敏强调。

  企业提供资金,但不介入具体修复

  今年,交龙纹鉴的修复工程进入关键阶段,美资银行美银美林向上博注入了一笔资金,专门用于青铜交龙纹鉴的修复。

  “这笔资助使我们有更多的经费用于购买修复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设备和器具,在得到资助之后,修复进程加速了。”陈燮君介绍。得益于资助,上博引进了价值数万元的日本产切割刀与超声波雕刻刀,前者用以替代以前的手工切割,后者则用来在青铜器配缺的铸铜件上雕刻花纹,雕刻准确性将提高。

  “资助上博的修复项目属于美银美林2012年全球艺术保护项目的一部分。” 美银美林中国首席运营官黄健说,“在美国总部的评审会负责审定资助项目,我们提供资金。至于具体怎么修复,多长时间,怎么做,都是他们的专业问题,我们不会介入。”而提供资金的多寡,则根据不同项目的申报情况予以区别。

  黄健向记者介绍,国外的博物馆系统,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与民间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国巴黎卢浮宫馆藏三宝之一、胜利女神雕像在去年就曾依靠企业资本赞助完成了其保护项目。

  虽然中国的国有博物馆早已开始尝试引进社会资本办展,但是大型国有博物馆对馆藏文物的修复工作也引入社会资本,尚属“春鸭试水”。黄健称,美银美林在很多国家有类似的文化支持项目,相较而言,中国类似的合作仍居于起步阶段。“相关主管部门跟我们说过,这种情况以前并没有先例可循。”

  黄健说,“其实我都很惊讶我们的项目居然能开展得那么顺利。我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博物馆等方面的支持。事实上,他们也愿意尝试这样一个模式,先试试,或许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参与。”

  待修文物深居库房,期待社会资金支持

  陈燮君强调,上博一路走来,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我们不会去主动要求,但企业或个人一直以来都有对上博进行赞助、捐赠。全国文博界里,上博的捐赠文物是最多的,占藏品的1/10。”上博的一些著名藏品,如大克鼎,就来自民间捐赠。曾在拍卖会上创下天价的雍正官窑粉彩蝠桃橄榄瓶,也已由香港张永珍女士捐赠给上博。

  • 相关阅读
  • “泰坦尼克”号海难百年文物展在休斯敦开展

      一个为纪念“泰坦尼克”号海难一百周年的文物展16日开始在美国休斯敦自然科学博物馆举行,250多件从海底打捞上岸的珍贵文物与观众见面。  展览为期半年,所有展品由获准独家从海底“泰坦尼...

    时间:03-21
  • 安徽蚌埠一大型墓葬群出土多件珍贵文物

      记者20日从安徽蚌埠市文物管理局获悉,今年年初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大楼村一项目工地发现的古代墓葬,经考古专家抢救性发掘后发现,是一个涵盖两汉至唐宋古墓近60座的大型古墓葬群,最早的墓葬距今已...

    时间:03-21
  • 故宫大盗把牢底坐穿能否赎回文物

      故宫(微博)失窃案昨日宣判,“故宫大盗”石柏魁获刑13年,罚款1.3万元。如此重罚的原因,是因为法院认定其行为社会危害性极大。  网友的反应很有意思,绝大多数为石柏魁鸣不平,横向一比,有官二代交...

    时间:03-20
  • 北京晨报:老片修复是从时间手里抢遗产

    14年前,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在内地上映,不仅创下了3.6亿的票房奇迹,甚至还救活了不少濒临倒闭的电影院。伴随着席琳迪翁《我心永恒》的歌声,大银幕上杰克与露丝的爱情故事定格成...

    时间:03-20
  • 陕西推“文物紫线” 解决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矛盾

      中新网陕西新闻3月15日电(记者 冽玮)记者15日从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为解决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该院提出了“文物紫线”概念,并在《西安市西咸新区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实...

    时间:03-16
  • 希腊考古学家呼吁国际社会保护希腊文物

      希腊考古学家协会14日在雅典卫城脚下举行记者招待会,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保护希腊文物免受债务危机引发的紧缩措施之害。  该协会当天正式启动了保护希腊文物国际行动,其口号是:“文物不会说话,但...

    时间:03-15
  • 甘南藏区文物普查发现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99处

      记者日前获悉,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最终核定的数据,甘南藏族自治州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499处。至此,甘南藏族自治州文物家底已经摸清。  甘南州文物局介绍,除了499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外,甘南藏区...

    时间:03-15
  • 文物造假从业人员10余万 年收入超百亿

      古玩市场上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双蓝圈,六字款,不是河南就是老陕,买得多,遭得惨”。意思就是说,目前在古玩市场上所谓的“明清官窑瓷器”,其实基本都是来自河南、陕西等地的新仿瓷...

    时间:03-14
  • 单霁翔:海外华人请勿购买涉案文物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3月8日在中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新中国成立至今,很多海外华侨华人捐赠文物给故宫或中国其它的博物馆,对推动海外流失文物回流作出了...

    时间:03-14
  • 丝绸文物赴英参展 杭州海关上门验放

    应英国诺丁汉市政厅的邀请,中国丝绸博物馆组织了一批反映丝绸文化的文物展品出境参展。92件丝绸文物从汉唐、宋元直至明清,包括汉代织锦、唐代文锦、明代头冠、清代龙袍等,将于3月31日起在英国诺丁汉博物馆举办的“衣锦环绣——中国丝绸文化展”上展出。3月13日,考虑到文物的特殊保护要求,杭州海关工作人员来到中国丝绸博物馆,为近百件即将启运至英国参展的丝绸文物提供上门验放等便捷通关服务。...

    时间:03-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