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引入社会资本资助单件文物的修复,对上博而言的确是首次。“此前,我们的文物修复完全依赖地方财政支持,现在有了社会资本这项选择,文物修复的支持渠道无疑更多了。”陈燮君表示。
“我们做文物修复的,无法估量到底要花费多少,也不存在盈利的问题。”张光敏说,上博之所以引入社会资本支持文物修复,更多的意义在于引领。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合作模式的探索,促动社会方方面面都来支持文博事业。”张光敏透露,据他所知,现在我国不少中小型博物馆,由于资金不到位,待修复的青铜器都只能深居库房。
“这个理念和方式很重要,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有更多的企业受到启发,有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博物馆修复文物,将更多的文物陈列到观众面前。”张光敏说。
“我相信这是个好的开端。我也相信,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成熟,我们今天的尝试,能够进一步引领全社会支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陈燮君说,只要有机会,上博会持续支持类似合作模式。
除了上海博物馆外,目前,北京首都博物馆(微博)也在同一项目的资助下,启动了馆藏清乾隆官刻《大藏经》木刻版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预计需要8到10年完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