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品茗聊天

陶瓷鉴定有迹可循吗

陶瓷鉴定有迹可循吗

2013-08-26 16:14:43

  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可是不是所有的真金都不怕火炼?陶瓷鉴定专家会告诉你:未必。在成龙导演的《十二生肖》电影中就有一幕揭秘造假者是如何利用X光来改变陶瓷年代的,就连专家、高科技检测仪也难以识破其真实身份。陶瓷真伪及断代一直是广大收藏者关心的话题,专家“走眼”的事儿也时不时地在鉴定界掀起风波。就在一些人质疑传统“眼学”能否辨识所有“真金”的同时,科技鉴定这个跃跃欲试的新生儿也因面临种种挑战而举步维艰。

  科技含量有多高

  不久前,全国首届文物艺术品物证技术交流座谈会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平洲红木古玩城举行。这次交流会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由主办方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推出的90多件文物艺术品的展览,每一件展品都通过了司法物证鉴定,拿到了“身份证”。司法物证鉴定,这词儿对很多收藏者来说还是头一次听说,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鉴定技术?

  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批展出的文物艺术品都是经过一项名为自然老化显微痕迹物证司法鉴定技术来断代的,该技术主要是依靠DM数码显微多功能取证仪,实现高清观测。以古陶瓷为例,其组成成分硅酸盐物质会在时间、空间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出现老化痕迹,比如胎釉老化、自然磨损、包浆等。研究者需借助显微仪器和高倍数码照相技术观察到古陶瓷上一些老化痕迹的结构特征,并对此进行总结归纳,建立数据库,用作比对的参照物。比如宋代官窑瓷片的自然老化痕迹在仪器检测下会呈现一种几何图形,元代钧窑瓷片上会呈现腐蚀坑点积聚成斑,清代酱釉执壶上则会呈现半环形腐蚀线等等,那么这些特点将作为参照信息收录进数据库中。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技术不需要从器物上取样,检测设备也不需要接触器物,所以文物艺术品不会受到损伤。

  据该中心主任易旻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收藏热的升温,与文物艺术品相关的各类委托逐步增多,这让我们开始重点关注文物艺术品物证司法鉴定。”不过,目前借助司法物证鉴定技术鉴定文物艺术品的受众大多是身陷官司的民间收藏者,需要司法鉴定证书证明涉案文物的真实性。“在自然老化显微痕迹司法物证鉴定中,我们会按照窑口、时期的不同以及是否是精品等进行不同价位的收费。比如鉴定一件出自民窑的普通瓷器,费用最低是2000元,如果需要出具司法鉴定证书,还需再收费。”易旻说。

  有了仪器就科学?

  司法物证鉴定真有那么神奇,能破解陶瓷鉴定的密码?

  自然老化显微痕迹司法物证鉴定技术的支持者,同时也是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在北京推广该技术的负责人梁先生告诉笔者,“古代瓷器釉面上的自然老化痕迹特征与陶瓷新品、仿品、各种做旧的瓷器存在明显的区别,而且是人为不可复制的,该技术准确率接近100%。”然而,不少收藏者对此心存疑虑。以胎釉老化来说,由于瓷器的釉质本身比较厚且不易褪色,流传至今的清代瓷器老化现象其实并不明显,难以辨别。不仅如此,同一时期的瓷器有的出自墓葬,有的在藏家手中流转,再加上不同的瓷器保存环境如温度、湿度等条件各异,极有可能造成同一时期、同一品类、同一窑口的瓷器,其胎釉呈现出的特征也会有明显差异。这些信息多如繁星、千差万别,又该如何甄别呢?

  据介绍,自然老化显微痕迹司法物证鉴定技术所依靠的仪器DM数码显微多功能取证仪,并不是什么新奇之物。该仪器早已普遍应用于公安刑侦工作中,通过它可以实现高清观测,换言之,DM数码显微多功能取证仪将人眼的功能放到了最大。“只有通过这个仪器才能看到陶瓷上的显微痕迹,但最终还得靠人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陶瓷真伪及断代。所以说,这项技术目前的关键问题还在于必须建立一个可靠的数据库。中国的古窑址众多,每个窑址在不同的时间内生产的瓷器在结构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把这些瓷器的数据全部找齐,然后再逐个分析每种瓷器自然老化痕迹的显微特征,几乎是不可能的。”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所的李博士告诉笔者。在他看来,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对参与者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不仅需要工科背景,还要对文物艺术品有一定的了解。”

  • 相关阅读
  • 埃及5000年前古墓珠宝材质被鉴定为外层空间陨石

      据台湾《联合报》8月23日报道,英国考古人员从100多年前挖出的埃及古坟中发现,其中陪葬的珠宝项链所使用的材质,是来自于外层空间坠落在地球的陨石金属。这证实在5千年前,埃及工人的炼铁技术已经成熟,而且他们...

    时间:08-23
  • 玉石吊坠无鉴定证书换货难

      记者李志强报道:日前,南昌市民彭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在顺金珠宝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下称顺金珠宝)花3000元购买了一款“千足金镶嵌玉关公”吊饰,准备送给准女婿。拿回家后,发现&ldquo...

    时间:08-21
  • 法医学会称未收到对大学生地铁坠亡案鉴定异议

      近日,因质疑中国法医学会在“马跃案”中出具的鉴定结论“荒谬、不负责任”,法医王雪梅发表视频声明,宣布辞去该学会副会长职务并退会。昨日,中国法医学会表示,暂未收到王雪梅退会申请,...

    时间:08-21
  • 各国对中国陶瓷出口全面压制 巴西临时征税230%

      继7月8日巴西贸易保护局(简称“DECOM”)对中国上釉瓷砖发起反倾销调查后,近日,巴西又公布了对我陶瓷餐具反倾销初裁结果,决定征收1.34-4.66美元/公斤的临时反倾销税。此案件涉案金额超7000万美元,共...

    时间:08-21
  • 伪古玉鉴定:模仿出土生坑玉器

      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研究员,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长期从事浙江北部地区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与良渚文化结缘尤深。  古玉品鉴  伪古玉指照搬照抄古玉器型、纹饰、色泽与琢工的伪造玉器...

    时间:08-15
  • 玉器鉴定过程中有四个收藏误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主任、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副秘书长古方表示,总的来说,选购玉器,首先要看材质和工艺,然后要看时代特征和大师风格,以及可能存在的仿制、伪造特征,...

    时间:08-15
  • 陶瓷器收藏还应注重保养

      陶器篇  陶器是用河谷沉积土、普通泥土等无机物做原料,经过800摄氏度至900摄氏度焙烧,使之硬化而成的物品。由于原料等基础因素决定了其不透明性、有小孔、吸水性等特点。陶器的种类很多,有红陶、灰陶、黑陶...

    时间:08-15
  • 艺术品鉴定迷局如何破

      常言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但在如今的艺术品鉴定市场,不管你有没有“金刚钻”,只要贴上“专家”或者“专业机构”的标签,便什么活儿都可以揽了。由此,也就造成了如今...

    时间:08-06
  • 蒙娜丽莎诉BOBO陶瓷薄板侵权 获赔38万

      继东鹏陶瓷以一告多的“洞石之争”引起业内轩然大波后,另一起备受陶瓷界关注的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诉BOBO陶瓷涉嫌不正当竞争的案件,在经过两年审判后,昨日,蒙娜丽莎陶瓷召开薄板专题发布...

    时间:08-02
  • 交易中事故车如何鉴定评估

    进入交易市场的事故车辆 ,大都是通过整修后的,表面看与正常车没有什么区别,轻微事故经整修后也的确对车辆技术状况影响不大……...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