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去伪存真

销售代工紫砂壶属商业欺诈

销售代工紫砂壶属商业欺诈

2012-04-01 17:29:56

来源:

  对与“代工壶”现象,目前来说没有办法杜绝。至于如何辨识“代工壶”?那就需要买家花费更大的心思去学习:收壶先搜人,要多方位了解作者在行业内的口碑、创作风格、每年创作数量及作者的社会活动等。对紫砂师而言,解决的方式其实也很简单:首先,作者要有高度的职业操守和对自己的名誉的责任感,要对你的忠实粉丝和社会公众负责,把“代工壶”和亲手制作的作品严格区分开,“代工壶”可以印上你设计或你监制的章。其实,对那些有较高名望的“代工”大师而言,辛苦一辈子已是功成名就、富足安康了,世上的钱赚不完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旦曝光,你的一世修为、一世清名就毁于一旦,得不偿失啊!

  “代工”作品犹如当今地沟油

  左正尧(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委员会委员、广东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主任、广州美院教授)

  “代工壶”虽然得到了“大师”的认可,但这样的“大师”职业道德底线模糊,价值何在?而且现在市场的需求导致“大师”泛滥,与原来的评定水准相去甚远。

  近年来,此现象出现在中国一些市场极其活跃的艺术家身上,其出现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但是,我个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因为艺术的魅力在于艺术家的独创性、对作品投入的感情、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灵感和及受环境心态影响的魅力,而“代工”现象则类似于批量生产,类似于生产产品的做法,失去了艺术品自身的个性和魅力。

  现在,随着影响力的提升、市场的拓展,某些“国大师”作品的价位越来越高,他们为了不断满足藏家的需要,便寻找一些水平不错的艺术家来“代工”。不仅紫砂界,而且其他艺术品如油画、雕塑等,都有艺术家找学生代替创作大幅作品的现象。这种类似批量生产、流水线操作的做法,使得个体作品的魅力已荡然无存。这种“代工作品”就如试管婴儿,不知究竟是谁的孩子;又与当今社会上出现的苏丹红、地沟油等假冒伪劣产品无异。再说了,“代工壶”虽然得到了“大师”的认可,但这样的“大师”职业道德底线模糊,价值何在?而且现在市场的需求导致“大师”泛滥,与原来的评定水准相去甚远。市场的驱动使得许多并非从事本行业的人员也成了“大师”,大师成了标签。这种背景下的“大师”并无学术意义,只是个人行为。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用这样的手段去谋求和换取财富这也是我一直困扰和疑惑的地方。

  “代工”现象从个体角度而言无可厚非,但如果上升到艺术创作,行业的规范则应当理清。艺术家应有学术水准和职业道德底线,作品应是自己全身心投入的成果,而不能让别人替代自己完成思路、观念,这与学术认定相去甚远。一个真正学术意义上的艺术家不但应该把持创作风格和样式,更不能由于市场的驱动而导致底线模糊。

  令真正懂壶、玩壶的人痛心伤心

  老李(广州雅赏斋斋主、资深紫砂鉴赏家)

  紫砂壶也是艺术品,“代工壶”就是赝品,把赝品当作自己的作品卖给消费者就是欺诈。

  作为紫砂爱好者和经营者,遇到“代工壶”的事情我确实很纠结,因为这牵涉到一些利益问题,更牵涉个人道德底线的问题,甚至对高雅的紫砂文化是弘扬还是亵渎的问题。

  从紫砂消费市场看,紫砂壶消费者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消费者从实用角度出发,侧重紫砂壶优良的泡茶功能,把紫砂壶当茶具买;另一类消费者真正懂紫砂,他们是玩壶者,买一把名家的原作来把玩、欣赏,借助其深入了解、品味紫砂文化;还有一类人从投资理财或送礼的角度出发,买壶是为了赚钱或办事情。在以上消费者中,第一类人不会买名家的壶,因为花大价钱买一件茶具没大必要;收藏投资者也不在乎藏品的“代工”与否,因为他们不是玩壶者,而是带有投机性的投资者,完全把壶看成商品和赚钱工具来买:只要作者承认,只要能赚钱,他们就会把壶当股票来买。而真正懂壶、玩壶的人,我发现他们大都没有太多钱,由于对紫砂文化的热爱,他们还是想方设法攒够钱买一把名家壶。如果他们发现自己买的是把“代工壶”时,他们作何感想?对自己推崇的紫砂壶作者又有何认识?又对高雅的紫砂文化有何看法?我是紫砂爱好者,当遇到紫砂爱好者买到“代工壶”时,我痛心、伤心,因为我爱紫砂,玩了多年紫砂,更懂爱壶者的感受,把“代工壶”卖给紫砂爱好者就是自欺欺人。我们知道,按照国际惯例,一张国画作品的临摹不能超过10幅,如超过了这个数字,那藏家买到的起码是画家自己的东西;假如说这位画家找别人代画,完了自己签名、盖章,那是不是赝品呢?是。同理,紫砂壶也是艺术品,“代工壶”就是赝品,把赝品当作自己的作品卖给消费者就是欺诈。如我经销“代工壶”,就是推波助澜,心里不安啊!我明知某名家出的是“代工壶”,又有人一定要,怎么办呢?我只能对消费者说我可以从他手里拿到你要的壶,但不能保证是他们亲手做的。更有甚者,个别名家看上了别人的作品,让人打上自己的印章并出具自己的证书,就当成自己的作品了,这连“代工”都不是,是剽窃。还有一些人,根本就不会做壶,把别人的壶打上自己的名号,就成自己的了。可悲!

  • 相关阅读
  • 骨制品和象牙的区分鉴别

      明清时期大象群多出现在广西、云南等地,但当时的象牙已经明显不过用了。待海外贸易不断发展,从东南亚地区就有了进口象牙。象牙材料的缺少使得象牙价格不断攀升,到民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假冒象牙的制品。古玩市...

    时间:04-05
  • 如何鉴别葡萄酒真伪

      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还是有几个“关键点”帮助大家去鉴别一瓶进口葡萄酒的真伪,但这些方法并不能100%准确地辨别真伪,如果你手中的那瓶葡萄酒连这几关都通不过,那它就很可能是一瓶假酒了。  &ldquo...

    时间:04-05
  • 彩色钻石九成以上无检验证书

      本周末,苏富比(微博)香港拍卖会将开场,彩色钻石再次成为珠宝拍卖会的拳头产品,8.01克拉的方形鲜彩蓝钻戒指起拍价就超过1亿港元;粉、黄、绿各类彩色钻石首饰动辄几百万港元起拍,涨价势头迅猛。而紧随其后的佳...

    时间:04-01
  • 金银币投资火爆 四招防假冒

      2012年1月,郑先生在浙江某电视台上看到了一则银币广告,他花6800元购买了一套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银元。为辨别这些“银币”的真伪,郑先生来到温州市某法定检测机构,鉴定结果为该“银”元...

    时间:04-01
  • 黄水晶是聚财之石吗

      谈起吉祥晶石,人们自然会想到水晶。千百年来,晶莹剔透的水晶以其独特的魅力倾倒众生。人们常用“始于水晶、终于水晶”的说法来表达对水晶的喜爱。  很多人相信,水晶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吉祥。据说...

    时间:04-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