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个色彩的王国。
由于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南一年四季皆为绿色覆盖。如果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在这大片绿色覆盖之下有着丰富的色彩变化,许多热带植物也有“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周期,枝叶也有从绿到黄,从黄到红,从红到紫的变化过程。只不过,这些变化比较微妙,没有内地四季分明地区植物变化那样明显罢了。
这是我的观察,也是我的感觉。这种观察和感觉很自然地反映到我的以海南黎族为题材的水墨画创作当中。
在这些水墨画作品的创作中,强化了色彩的表现力度,以便能完整地表达我的独特感受。在这些作品中,色彩的比重扩大了,表现力增强了,热带世界的感觉通过色彩的表达而更加强烈。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讲究“水墨淡彩”或曰“墨分五色”、“水墨渲淡”,从笔墨表现的需要出发精研墨韵笔致,关注点在水墨幻化而不在颜色,因此颜色被弱化或基本不用。
多年前,我开始尝试水墨色彩的表现,试图从以墨为主轻罩淡染的绘画状态改变到以色彩意识来表现的意象色彩状态。之所以要改变,是因为碰到了新的课题。
从东北调到海南,置身彩色世界,面对新的创作题材,用什么样的语言能够比较准确地表现海南这个热带地区的人物和他们共荣共生的环境?
以不变应万变,沿用传统的“水墨渲淡”以墨为主的表现方式套用海南应该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办法。但我感觉,这样似乎不能准确表达我对新的地域新的人物新的环境的特殊感受。海南就是海南,不只在环境气候人物特征上区别于其他地方,其绘画创作的语言及表现方法也应该区别于传统经验。
对于画家来说,海南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地方,这里的人物、山水、热带花卉(或植物)在中国传统绘画遗存中几乎找不到程式化的现成之法可资借鉴。古代海南是个孤悬海外的蛮荒流放之地,内地画家鲜有到海南者,绘事交流几为空白。一般来说,直到目前以海南山水、人物、花卉为题材的海南画家大多都在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自行寻找表现方法,尽管尚不成熟,但这毕竟带有一定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