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坛画苑  »  书画人

中国书画名家杜道同艺术人生访谈录

中国书画名家杜道同艺术人生访谈录

2014-07-25 15:51:16

来源:中国企业报道

  观杜道同先生甲骨文榜书,融合了金文书法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之特点,而他对甲骨文的理解,实践和追求,并不在于“形似”的描摹,而是将甲骨文视作一种灵感,作为书法艺术创作中的一点启示,并不严格按甲骨文的书法特征去写,而是将其中的韵律和古质糅合到笔运当中,再以榜书的磅礴气势,雍荣大度及舒博壮健来体现笔墨。即会让观者感到从一种沉郁久远的浩瀚历史中升腾起的,若泰山压顶般的恢弘气势,亦如容纳万物之宽仁博厚的天地山川的胸襟。

  杜先生说:“创作甲骨文榜书,需要凝神聚力,就像练气功一样,精力一不集中,就会散气,就创作不出好的作品。创作甲骨文榜书,对我自己外露、直爽的性格是一种约束,自身急躁的情绪能得到收敛。当然创作隶书也有类似的功效,但很难与大气磅礴的甲骨文榜书相比较,近几年我已很少再写隶书。”

  如果说杜道同先生把军人的坚毅,正气和博大彰显在其榜书雄浑特色中的话,那么,军人挥洒热血的激情豪迈就是杜道同遒丽酣畅的草书寓意。因为自身性格率直、豁达,杜道同先生自小就特别喜欢草书。曾认真临摹过张芝、王羲之、张旭、怀素、黄庭坚、赵佶、赵孟俯\等几十位大家的草书字帖。他认为,通过草书创作可以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彻底释放,减轻工作、生活的压力。其中,他最喜欢怀素、赵佶的草书作品。

  怀素草书,自由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如壮士拔剑之动人神彩,“狂来轻世界,醉裹得如真”“骤雨旋风,变幻无穷”的怀素风范曾给予杜先生深刻的启迪和震撼。杜道同草书作品,虽然笔法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但其却中少有飞白,字体多显丰润,通篇虽有张,怀,赵之风范,却不落于前人窠臼。能在沉实张驰中极尽外拓洒放之豪情,对笔力的控制以及情绪的收放都游刃自如。

  

  • 相关阅读
  • 孔祥东:润格与行情

      孔祥东(南京)作家、收藏家。江苏省作协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着有散文集《寻梦》(孟帆)、诗集《生命的印痕》(孟帆)。专着《藏画琐记》等  卢星堂《烟花三月》  常常有人问我...

    时间:07-25
  • 马未都:怀念画家陈逸飞

      1985年哈默赠送给邓小平的礼物:陈逸飞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  1999年观复博物馆举办《海上怀旧展》   陈逸飞作品《大提琴》,现于观复博物馆展览  文/马未都(文章来自马未都新浪博客)  我第一...

    时间:07-25
  • 田传营——“盛世中国”书画界最具贡献人物献礼建国65周年

    田传营  田传营,字播业,号苦灯漫士,1987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徐州分校。多年来他凭着对艺术的孜孜渴求,走遍祖国的锦山秀水,写生解惑,深受大自然感染,求知汲养、画抒对大自然的感慨。  由于他长期埋头...

    时间:07-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