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威尼斯当地时间9月1日,72岁的宫崎骏将退休的消息对外界公布,目前正在上映的作品《起风了》成为其收山之作。这条新闻很快引发影迷的一片惋惜之声。宫崎骏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动画大师,其作品艺术风格将日本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故事内容表达美好情感、希望和人文关怀,受到全球动漫迷的追捧。
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日本,他参与编剧导演的动画影片《天空之城》、《龙猫》等在全球动漫迷中影响广泛,2001年推出的《千与千寻》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熊奖、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迪斯尼把他尊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没有他,日本的动画事业或许会大大逊色。
独特的主题表达与人物角色
宫崎峻的作品看似套路单一,多表现困境中奋起或不屈斗争的主题,但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整部作品并没有停留在讲述故事的层面上,而是将梦想、生存、成长这些令人反思的东西融合其中。
《千与千寻》就是一个典型的宫崎峻式的故事。千寻一家落入了幻境,父母因为贪婪变成了猪,千寻孤身一人在精灵汇集的温泉拼命工作,历经磨难,最终成长为能够独自面对困难的女孩。
这部片子站在千寻这个孩子的角度,讲述一个平凡女孩在窘境中拯救父母、找回自信的经历。影片中营造的幻境小镇似乎只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幻境中的那些人,他们的生活与现实的俗世并没有太大区别,同样有善恶、贪欲和勾心斗角。
与日本其他几位知名导演比起来,宫崎骏作品中最有特点的便是设置了各种“精灵”角色,它们共同构成了宫崎骏动画片的一大特色。这些精灵是连接人类和大自然的纽带,它们的沉默、孤独、伤感使画面气氛充满感染力,比如《千与千寻》中的“煤炭球”,《幽灵公主》中的树精,都那么胆小、怯懦,小心翼翼地靠近人群,默默的注视着满是欲望的现实世界。
其实,在很多亚洲国家的传统文化中都有崇拜自然生灵、追求万物和谐的价值观,但随着现代文明的泛滥,持有这种价值观的人渐渐被现实同化。宫崎骏或许是最后一个真正信仰“自然”的动画导演,就是这份自然流露的对万物生灵的“平等尊崇”,构建了他整个电影世界的美学框架,深深吸引了不同国家与种族的人。
除去独特的主题表达,宫崎峻动画的主角也不是美国式的超级英雄,多为普通少男少女。这些“平民角色”个性善良单纯,心灵纯净,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如《天空之城》里的希达,《龙猫》里的小月和小梅以及《千与千寻》里的千寻等等。
曾有人评价说,宫崎骏动画角色有定型化、模式化的倾向,但实际上,他每部作品中的角色都彰显出不同的个性。《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不仅勇敢,还拥有圣女般纯洁的心灵,为了家园安宁可以牺牲自己。千寻与苏菲固然坚强,却只有在困境之中才能激发出来。在《幽灵公主》中,小桑憎恨人类,却不失善良本性,仍然会热烈的追求爱情。
作品融合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宫崎骏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大概与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关。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全球共同的精神文化内涵,又拥有独特的东方视角。或许是因为受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共同影响,宫崎骏动画作品的题材来源很丰富,对动画角色性格塑造也十分细腻。
有人曾说,宫崎骏的动画体现了一个整体的日本“民族化”审美倾向。的确,他十分擅长运用带有日本传统民族因素的动画色彩,借此来展开故事,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比如,在《千与千寻》中,小千和其他女孩在干活的时候穿着红色的传统民族服装,侍女们也是身着和服,观众可以从剧中角色的服装色彩和场景、道具的使用上明显地看出日本民俗与民族文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