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理布局,适当调整和增加免费发放直供点。流动人口主要是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中的流动人口占80%以上,而这些人中90%是育龄人群,为了使这些流动人口中的育龄人群能及时就近领到避孕药具,我们市级药具管理站和县(区)服务站分别对流动人口的居住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在临近的医院、宾馆、商店适当调整增设了免费发放直供点,确定一至两名热心避孕药具服务的人员,负责发放供应药具,并且制作了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的牌子,签订了供应发放责任协议书。这些直供发放点的避孕药具由市药具管理站和县(区)服务站直接提供,一旦有缺货或断档,发放员只需拨打一个电话,药具管理人员便可及时调拨送货,减少中间环节,保证了及时供应。全市目前共设直供发放点145个,其中市级直供发放点34个,县(区)级直供发放点111个,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育龄人群避孕节育的需求。
3、因人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发放方法,满足不同人群避孕节育的需求。在城市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为非组织的自行流入人口,多数女性为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她们居住分散,所从事的活动类型多样化,职业不稳定且变动频繁,无固定住所且流动性大,根据这些特点,在避孕药具的发放上难以做到计划发放,也很难做到造册登记。因此,在避孕药具的供应发放上应改变过去那种计划造册发放的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发放方式:一是所有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对流动性大的临时使用药具的育龄群众,采取需要什么药具,就发给什么药具,重点向他(她)们讲清楚该药具的适应症、使用方法和一般常见副反应的处理,发放人员只作药具品种和数量的登记,而不要求对使用药具对象作详细记录;二是在发放数量上,本着满足需要、减少浪费的原则,对年青夫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量发放,从而不会因断档漏服而造成避孕失败;三是对一些居住时间较长的流入人口,还可建议在当地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室或免费发放点登记,作为长期使用药具的对象,造册登记,定时领取避孕药具或由药管员送药具上门;四是在一些宾馆、商店、单位的固定位置设立避孕药具自取箱,由药具管理人员定期投放一定数量的避孕药具,流动人口可根据本人需要随时自行拿取避孕药具;五是实行网上避孕药具信息发放服务,通过人口网站上开设的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地图,按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的地址、联系电话,使流动人口所到之处,都可以通过在网上查寻,找到当地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的位置,从而及时就近领取避孕药具,最大限度地方便育龄群众避孕节育的需要。
4、加强对药具管理人员和发放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避孕药具发放作为直接面向群众的一项工作,是基层开展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服务质量和服务工作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目标能否实现。随着全市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的普遍开展,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对避孕药具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改革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避孕药具管理发放模式,使避孕药具的发放办法更直接、更便利,服务更优质,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因此,要特别重视对基层药具管理人员和药具发放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发放人员的业务素质,坚持每年都要对县(区)乡(镇)、社区(村)级的药具管理发放人员,进行避孕药具管理和知识的业务培训,通过考试考核,发给合格证,实行持证上岗。对部分临时调整的发放员,要及时组织培训或就地现场培训,使所有发放员都懂得各种避孕药具的作用特点、适应证、禁忌证、使用方法、副反应的处理以及管理发放、回访服务等知识。做到“三清”、“三懂”、“三会”、“三到位”,达到提高避孕药具优质服务水平,提高育龄群众对避孕药具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