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一是就业局势保持稳定。截至12月初,城镇新增就业1.3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59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2万人,创经济收入44.7亿元;办理农村居民进城落户76286人;开展就业培训2.05万人、创业培训3150人、职业技能鉴定827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905亿元,扶持1.31万人创业,带动4.16万人就业。二是全民社保体系更加健全。医疗、工伤、生育、失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分别达到43万、10.9万、6.25万、11.26万和143.38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1.3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基本养老金增加到1609元;社保基金管理更加安全规范。三是人事人才工作不断加强。公开招录公务员、政法干警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887名;组织公务员和参管单位工作人员网络培训9129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任职和奖惩机制逐步健全;事业单位设岗管理、岗位聘用、任职备案和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规范;各类专家人才服务、军转干部管理服务不断加强。四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规范了工资福利业务审批程序;完成了公务员津贴及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调整;建立健全了最低工资保障和支付制度。五是劳动关系进一步和谐。劳动监察机构依法立案86件,结案86件,结案率100%。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8件,结案145件,结案率92%。
市国土资源局
一是耕地保护目标全面完成。实施土地整治项目75个,竣工66个,规模面积32825.8亩,新增耕地11775.96亩,完成耕地保有量302.3万亩和基本农田保护265万亩。二是保障发展用地能力增强。市级预审建设用地项目26个4005亩,申报批次和单独选址用地项目53个,获部、省审批52个17081.23亩,建设项目用地统征率100%。三是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全市盘活存量用地804亩,供地13678.69亩,土地出让成交价款6.28亿元。实施“空心村”改造项目6个,增加耕地208.9亩。四是矿产管理进一步规范。落实储量动态监管制度,采矿权年检率达到95%,探矿权年检率达到98%,商洛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获得国土资源部一等奖。五是地质灾害防治扎实有效。落实地灾隐患点监测责任,争取上级批准地灾防治项目11个1470万元。全年无责任事故发生。六是基础业务管理不断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获全省先进集体,完成市、县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依法审查办理项目用地及矿权设置104个,全面完成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核发证书2063本,累计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6.86万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46.05万宗。七是国土执法监察能力不断加强。全市违法占用耕地占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比例4.68%,实现“零约谈”、“零问责”目标。开展土地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百日整治专项行动。接待来信来访258件,结案249件,结案率达95%以上。推进依法行政,行政复议工作获国土资源部表彰。
市环境保护局
一是减排指标全面完成。完成减排项目49个,全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比分别下降2.5%、1.7%、2.3%和0.1%。二是完成污水垃圾处理厂监管任务。6县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运行,通过环保验收,6县城垃圾处理场全面开工建设,镇安、山阳、丹凤、洛南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试运行。三是城区禁烧烟煤成效明显。对中心城区222台锅炉落实禁烧烟煤措施整改,全年市区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351天,占全年天数的95.9%。四是水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功能区划标准,丹江出境断面水质12月份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为12.4毫克/升、0.313毫克/升,远远好于省上下达的标准。五是“创模”完成年度阶段性工作任务,开展文艺晚会、《创模大家谈》三期专题节目和创模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创模宣传教育活动,并成为建设美丽商洛的有效抓手。六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有效,丹凤县和商南县农村生活垃圾示范项目已全面完成,进入项目验收阶段;商南、镇安、柞水三县省级生态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各项迎验工作已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