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
截至12月底,完成总投资95611.9万元。一是全面完成西商二线、榆商线洛岔段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障工作,确保按期通车。二是S102镇安过境路、S102柞水溶洞段、G312商州至丹凤段改扩建工程等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6996.9万元。三是投资48015万元,完成县乡油路160公里,通村水泥路263.6公里及渡改桥、路网结构改造等项目建设。四是汽车站点完成投资750万元,金丝峡一级旅游客运站、柞水二级客运站建成投入运营,镇安二级汽车客运站、山阳漫川三级站、中村四级站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五是西商二线城区连接线绿化、商洛一级汽车客运站、丹江大桥工程等市区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850万元。六是S202洛南县城至石门段等5条公路完成项目工可初设评审,丹凤龙驹寨二级站、商南湘河等4个四级站完成规划任务。七是推进公路养护示范县、示范镇、示范路和“红旗公交车、文明出租车”创建活动,完成45个农村公路道班规范化建设任务,干线公路年均优良路率达90.54%,县、乡、村公路好路率分别达到了84.9%、71.13%和61.11%,干线和农村公路超限超载率分别控制在0.47%和3%以内。
市水务局
全年完成水利投资14亿元,创历史新高。建设基本农田7.4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15万亩,防治水土流失面积810.3平方公里,解决农村饮水25万人,完成水产品产量2047吨,新修加固堤防221.6公里,争取各类中省水利资金预计年底可达到6.7亿元。共启动建设各项重点水利工程50余个。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重点水源工程洛南张坪水库工程完成建设投资4746万元。全面完成了6条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完成投资1.2亿元,走在了全省前列。农田水利建设整体呈现出项目增多、投资增大、农民受益增加的良好态势。水保生态建设成效突出,丹凤县桃花谷小流域建成了全省首个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区并正式授牌。全省“丹治”二期工程启动会和水保示范园建设现场会在我市隆重召开。1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建设资金达2215万元。小水电建设进展顺利,共完成投资3335.98万元,全市81座水电站共完成发电量5600万度,实现收入1680万元。
市农业局
一是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市农业增加值预计增长7.5%。二是粮食再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314.8万亩,总产64.29万吨。三是畜产品供给充足。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13个,肉、蛋、奶总产量达24万吨、7万吨、1900吨。四是农民收入增幅明显。新发展设施蔬菜1.05万亩,蔬菜总产量65.3万吨。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26%。五是马铃薯产业迅速崛起。发展马铃薯62.3万亩。六是农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全市8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初步建成并投产见效。七是农业产业化明显提速。新发展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家;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5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八是绿色产业开发势头强劲。完成绿色产业开发面积311万亩,新建绿色食品基地7万亩,认定无公害基地26个,认证“三品”产品48个。九是节能减排稳步推进。新建户用沼气池10594口、大型沼气工程7个、养殖小区沼气52个、有机肥厂3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81万亩。十是模式效应日益显现。率先在全省开通了“12316”服务热线,首创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商洛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国畜牧兽医资格证书制度推广会、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农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现代农业园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重点推广我市首创的“畜牧行业资格证书制度”、“压麦扩薯”模式、“农情恳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被市委命名为创先争优“旗帜党委”。在市级以上大会上作经验介绍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