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徐世旺 刘青)山阳县以建立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经济社会为重点,坚持走“高效、节能、生态、环保”之路,构建资源循环、经济循环、生态循环的循环经济框架,重点打造六大循环发展产业链,推动济济发展根本性转变。
该县重点加大钒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发展,从“钒矿开发-五氧化二钒-氮化钒-钒电池-钒触媒-废渣加工”产业链和“白云石-金属镁-镁合金-废渣和余热加压利用”产业链重点推广,建成年产2万吨五氧化二钒、5000吨片钒、1万吨氮化钒、5000吨钒铁、10万组钒电池、1000吨钒精化工、3000吨钒触媒和5万吨金属镁、10万吨镁合金等项目,实现年产值40亿元。针对“石灰石-药食用钙-水泥-钙肥料开发等废渣利用”产业链和“尾矿及废渣水泥-尾矿策微晶玻璃-尾矿及废渣新型墙体材料-建筑陶瓷”建筑建材产业链发展,建成年产5万吨药食用重钙、10万吨钙肥生产线、60万吨粉磨站、1.2亿块尾矿墙体砖等项目,实现年产值10亿元。立足“药材种植基地-中药饮片加工-医药中间体-制药-药渣综合利用”产业链和“黄姜种植基地-淀粉提取-皂素水解物-皂素-双烯-沃氏氧化物”医药化工产业的发展,建成年产700吨皂素,500吨双烯、200吨沃氏氧化物,实现年产值10亿元。立足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开发“核桃-核桃软糖-核桃油-饲料”产业链、“茶叶-精制茶-茶多酚-茶叶籽油加工-生物有机肥”产业链、“魔芋种植基地-魔芋精粉-魔芋系列产业开发”产业链,建成年产5000吨核桃系列产品、100吨产业、2000吨魔芋精粉,实现年产值5亿元。全力抓好“能源林-生物质液体燃料-电厂-有机肥料-有机高效农业基地”产业链和“水资源-水力发电-渔业资源开发-农业灌溉”产业链,大力发展能源物质产业链,建成能源林基地45万亩、农作物秸秆利用10万吨,水电装机容量5万千瓦/小时,水域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养鱼基地3000亩,实现产值5亿元。以天竺山、漫川古镇开展为重点,建成天竺山、漫川古镇等5个旅游服务中心,县城商务酒店、天竺山度假山庄等4家星级酒店,漫川小河口、长沟东坡等5个农家乐集群,天竺山茶庄、自然博物馆2个特色场馆,开发茶叶、核桃等旅游商品及手工艺品,形成“三景一带-星级宾馆-旅游产品-娱乐产业-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链,实现产值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