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影像 > 民生资讯

山阳:山里群众权益的守护人

2013-05-09 09:01:22 来源:

  1997 年11 月,陕西省原省长程安东在一次批示中曾这样动情地写道:“一个靠自己的双手拼命去摆脱贫困的青年农民,同时能想到带领乡亲们走出山门,开辟新的生产门路,群体脱贫致富……我相信熊兴焰、张朝琴同志不仅现在是农村青年的好榜样,将来一定能成为新世纪的成功者……”十几年过去了,老省长这番热情洋溢的赞誉之词如沉甸甸的担子一样落在熊兴焰的心窝,不断地激励他开创新的事业,做出更大的成功。如今的熊兴焰已经从昔日一名普通的农村青年蜕变成一位为民维权的守护者。

  

农村青年好榜样

  商洛日报讯(见习记者 陈波)熊兴焰从小生活在山阳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少时的贫穷生活磨砺了他坚韧的个性。因兄妹众多,家境贫寒,1983年,刻苦好学的熊兴焰挥泪离开校园,这对于一直思忖着想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命运的熊兴焰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心灵打击。走出校门,他就思索着如何拔出当地穷根,走到大山外面去。他认识到自己学历浅,但靠卖力气过活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未来的路只能咬紧牙关,用汗水去铺,用智慧去拼。

  1984年初春,他揣着23元钱,吆喝着邻村几个伙伴,来到数百里外的河南省灵宝市。当时数他年龄最小,身单力薄,没有人愿意给他活干,等了一段时间,兜里的钱花光了,不得已,捡起根打狗棒开始了短暂的乞讨生涯。不久,他给当地一私营企业主做土工,用120斤的身体背起200斤的大筐,每天爬行100余里,从山里向山外背矿石。一次次,肩膀被压肿,脊背给磨破,血水和汗水沿着腰身流下来。熊兴焰没有叫一声苦,捏撮黄土敷在伤口上,继续背。这一背就是三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熊兴焰贷款50万,成立了“山阳新星采矿队”,承包了国有秦岭金矿两个洞口的开采任务和部分建筑工程。他立即返回家乡,通过村上党支部召开村民动员大会,动员100多名劳动力跟自己干。当年,经过合力打拼,他让乡亲们每人都高高兴兴带回4000多元过大年。

  和村子里其他人相比,熊兴焰的腰包慢慢鼓起来了。那时他不仅向社会各界捐款达10多万元,还在1995年自己多方筹资20多万元给母校建起新学校。眼看着熊兴焰承包的金矿形势越来越好,梦寐以求的富裕日子就在眼前。他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考大学,重圆求学梦。“小的时候想上学上不起,如今有这个条件了就不应该放弃,咱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熊兴焰一边打理事业,一边自学功课。1995年8月,他一拿到中国政法大学干部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就处理掉了蒸蒸日上的金矿,进京求学去了。由于在大学里勤奋好学、乐于吃苦,毕业之后又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市委党校的研究生,而这一年熊兴焰只有32岁。

农民维权守护人

2010年7月23日,山阳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城关镇甘沟口村受灾较为严重,熊兴焰现场组织群众紧急撤离。

  研究生毕业之后,熊兴焰就一直在县政法委工作。负责执法监督、涉法涉诉。“基层信访工作千头万绪,琐碎复杂,看似生活中芝麻大点儿的事,却是农民心头的一件大事,稍不留神,就会酿成极大的矛盾。”熊兴焰谈起十几年的信访维稳工作经历时意味深长地说。山阳地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每年医患纠纷、安全生产事故赔偿纠纷、涉法涉诉纠纷案件层出不穷,如何协调、化解好群众间的矛盾纠纷是他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自2008年6月份以后,山阳信访局借鉴辽宁沈阳、山东临沂等地的经验成立了信访大厅,熊兴焰又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信访大厅涉法涉诉工作部部长,之后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扑在了这份新工作之中。如今,经熊兴焰亲自办理化解了的纠纷达200起以上,去年至今,成功调解39起非正常死亡案件。

编辑:苏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