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太太:炒股可以防止老年痴呆,只要心脏没问题,每天盯盯盘还是挺好的。
4、退休与养老
退休养老问题是一生理财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养老保障体系都面临巨大的考验。
美国的个人养老计划由三部分构成——政府的社会保险体系、企业的养老金和个人的储蓄部分。美国人退休后都可以从联邦政府领取到养老金,这和前面提到的养老保险税是挂钩的。但由于收入高出$97,500的这部分不需要交养老保险税,所以高收入的人所领取的养老金并不会比低收入的人高多少。所以政府的这个养老保险计划,对低收入者要比高收入者重要。
据统计,美国65岁以上的人群,有20%的人完全依靠政府的养老保险金生活,65% 的人生活费的一半依靠政府的养老保险金。另据2005年的数据,65岁以上的人每月平均从政府那里领取$955,一对夫妇平均领取$1,574。而最高领取额是$1,939。
据统计,美国65岁以上的人群,有20%的人完全依靠政府的养老保险金生活,65% 的人生活费的一半依靠政府的养老保险金。另据2005年的数据,65岁以上的人每月平均从政府那里领取$955,一对夫妇平均领取$1,574。而最高领取额是$1,939。 政府的养老保险金是有风险的:它是依靠现在赚取工资的人所交的社会养老保险税来维系支出,所以整个系统是盈余还是亏损,取决于人口的年龄构成。例如,2003年时,整个系统收入$6,319亿美元,支出$4,791亿美元,所以有盈余。但随着美国人口的老龄化,工作的人越来越少,而退休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这个盈余就会慢慢减少。据美国社会保险系统估计,到2018年,收支相抵,而到2042年,早年积累起来的盈余将被完全耗尽。社会保险体系将破产而无法支付退休金。
而企业年金部分是一些企业为达到一定工作年限的员工提供的退休保障,通常在员工退休后按工资的一定百分比支付给员工,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企业提供这种退休金了。所以美国家庭未来的养老保障主要靠个人储蓄部分,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个人储蓄部分不是中国的那种银行存款,而是像401(K)这样的个人储蓄计划。
401(K)是政府搭建的鼓励个人为退休攒钱的平台,其本身是由企业提供的,个人把一部分收入放在401(K)账户里,通常企业会按1:1的比例在账户里投钱。是否参加401(K)计划是自愿的,但几乎每个有条件的人都会参加,企业会寻找投资公司帮助管理账户,而这个账户里资产的增长是免税的。在美国对一般投资账户的资产增长都要征税,所以401(K)账户是复利增长的,这也是政府为养老计划提供的税收福利。
既然401(K)计划是为了保证资产增值,就一定也面临着风险。如果管理不当,401(K)计划也会变成201(K)(美国人的一种戏言,指账户里的钱从4数量级缩减到2数量级)。此外个人每年放在401(K)账户里的钱是有一个上限的,政府也不想把这个篮子做得太大,毕竟这个账户是免税的。而个人要想从401(K)计划里提前支取资金要交纳10%的罚金和相应的所得税。尽管有种种限制,但401(K)计划在过去20年里发展迅速,在美国全部就业人口中,有70%的人参加401(K)计划。一般认为,美国人退休后的主要收入来源将是401(K)的积蓄。
构成美国个人养老计划的这三部分,近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是社会保险体系占重头,个人储蓄部分最少,企业年金给予补充。而现在这个“金字塔”倒过来了,最大的部分是个人储蓄(401K)计划,最上面是企业退休金——几乎没有了,中间是社会保险体系——濒临破产。这种转变让美国社会孕育着很大的矛盾,因为养老问题过分依赖于脆弱的金融市场。
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也面临很大的考验,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本刊2008年第九期的《20年后,拿什么养老》。应该说,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更严重,社保体系的窟窿更大,所以中国人拼命的储蓄或者热衷于买房就完全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