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随着银行卡的广泛使用、金融服务的繁荣,不法分子也在寻找可乘之机进行金融诈骗。比如银行卡被复制、收到诈骗短信、遭遇钓鱼网站……3.15来临之际,搜狐理财频道邀请专家共同为您分析银行卡诈骗的典型事例,传授金融安全防骗术。
嘉宾介绍:
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副主任张德志
民生银行总行信用卡中心资产管理部郑亮
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部主管何玉
北京高警兵律师事务所、中消协律师团成员高警兵
以下是本次访谈的实录:
主持人:感谢各位专家做客搜狐理财服务面对面。最近几年,随着银行卡的广泛使用,金融服务的繁荣,不法分子也在寻找可乘之机进行金融诈骗。3?15来临之际,搜狐理财频道邀请专家共同为消费者分析银行卡诈骗的典型事例,传授金融安全防骗术。
主持人:我们这边也收集到了一些银行卡诈骗的典型实例,请大家帮消费着评析一下。
专家解密常见银行卡诈骗犯罪手法
最近两年最常见的银行卡欺诈,可能就是有人电话或者发短信,称“您的银行卡被人伪造或盗用”、“在某处消费多少钱”等,要求消费者把卡号和密码报给“银行工作人员”予以确认。由于短信的成本低廉,不法分子发送起来非常非常方便,估计很多人都收到过很多类似的短信,上当受骗的人不在少数。各位专家,能否为消费者指点一下,什么样的短信是银行发送的正常的提示短信,哪些是诈骗短信或者诈骗电话呢?
民生银行总行信用卡中心资产管理部郑亮(搜狐-王玉玺/摄)
郑亮:这个问题可能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比较多,这种犯罪常见的四步手法,第一,假冒银行的名义向持卡人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不光是异地消费,现在诈骗短信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比方说你中奖了,或者说我是电力公司的,你多交了电费我退给你,拿一些小的利益诱惑你,还有购房退税或者电费、话费退还给你,这样诱骗你去拨打虚假短信里面留的电话号码。第二,你一旦拨打了这个电话号码,会通过呼叫转移,转移到伪造的电话银行,转为人工服务,另一个犯罪分子就会伪装成银行人员就说你的卡确实发生了交易或者您的资料泄漏了。并且会煞有其事地建议你打到公安局所谓的“金融犯罪科”,第三,这时就会有第三个犯罪分子伪装成公安接你的电话,说你应该赶紧联系银行保卫的一个什么人员,再给你提供一个电话,第四,然后就有第四个犯罪分子再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声称为保护卡内资金安全,诱骗持卡人在ATM或网上银行进行相关操作,按照他的提示转账到一个所谓的“安全帐户”,就这样把钱亲手“送”给了犯罪分子。这是一条龙的犯罪手法,比较隐蔽,一些防范意识不强的消费者比较容易上当。
遇到短信或电话诈骗做到“三要三不要”
对于遇到这种短信或电话形式的诈骗,我们银行给消费者一个建议:“三要三不要。”。
“三不要”,第一,不要轻信来临不明,不是银行专属的陌生电话号码的短信。第二,不要轻信任何非正常渠道提供的电话银行服务,像刚才的通过一个短信让你打到某个陌生电话去的,或者说让你打一个公安局的电话,公安局跟你说一个人的电话是客服电话,这都是非正常渠道。什么是正常渠道?银行正规的网站,大型的像搜狐这样的、Google这样搜到的首页上明示的电话,银行网点公示的电话,这是正常渠道提供的。第三,不要轻信各类中奖、费用返还的短信内容,被一些小的利益所诱惑,比如中奖,你想想你都没有听说过那个活动怎么会中奖呢。还有“三要”,第一,要通过发卡银行的专用电话,民生银行是95568,8008108008这样的专属电话打电话进行咨询。第二,要到银行的网点,直接去向营业员当面咨询。第三,公民应该尽到的义务,碰到这种短信要积极的向公安机关举报,配合公安机关共同打击银行卡诈骗犯罪。如果人人都说收到短信我识破了,就不报案了,这样犯罪分子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惩罚。